第167章(2/2)
不想君子六艺,今日竟用在此处。
主公既去,审配岂能独活!
寒光闪过,鲜血染红城头。
《太祖传》载:建安二年冬,袁绍殁于东武城。
第两建安三年春
荆州,襄阳
曹孟德已然撤军,单凭袁绍之力,恐难敌林子远。
蒯良、蒯越、蔡瑁、伊籍等人正在商议时局。
在众人看来,曹操退兵后,青州战局必将生变,需早作打算。
子柔此言差矣!袁绍兵精粮足,更有西凉铁骑相助,岂会轻易落败?
伊籍对蒯良的高估林阳颇为不满。
虽然林阳势大,但袁绍与西凉联军亦非等闲。
报!青州紧急军情!
正当厅内众人争执不下之际,帐外亲兵疾步闯入,呈上一份来自青州的紧急军报!
端坐主位的刘表接过帛书时,指尖微微发颤。待他展开战报细读,骤然面色煞白!
啪嗒——
竹简从指间滑落,重重砸在青砖地上。
主公?
蒯良、蔡瑁等人见状齐齐起身,只见刘表袖袍下的手臂正不住抖动。究竟何等骇人军情,能让荆州之主如此失态?
子柔...传阅罢。
刘表声音沙哑,眼中惊骇未褪。蒯良躬身拾起竹简,才瞥见开头数行便瞳孔骤缩!
当战报经蔡瑁传至文聘手中时,这位沙场老将竟失手打翻了茶盏。伊籍更是直接拍案而起:十四万对六万,袁本初竟全军覆没?!
帛书上的墨字犹带血腥:
林阳以六万破联军十四万于益都城下,阵斩韩遂,更千里**袁绍残部至东武城。最终袁绍殒命城头,审配伏剑殉主!
伊籍盯着枭首三万四字,只觉寒意窜上脊背——这林阳麾下莫非真是修罗之师?整个厅堂霎时死寂如坟。
连袁绍麾下最精锐的部队,都挡不住一次冲锋!
十四万对阵六万,兵力相差悬殊,却顷刻溃败,连半天都未能坚持!
“子柔,诸位有何高见?”
端坐上位的刘表扫视厅中文武,面露忧色问道。
近来为应对林阳威胁,刘表在荆州全境加紧募兵。
如今麾下已有二十五万大军。
原本以为凭借如此兵力足以固守城池。
可目睹林阳六万铁骑横扫千军的威势后,刘表顿觉这二十五万大军也难保周全。
“这个......”
蒯良、蔡瑁等人相视无言。
看完战报后,他们本欲劝主投降。
但深知刘表绝不肯归顺林阳,劝降只会自取其辱。
“主公,当务之急须加强南阳郡与江夏郡防务。”
沉吟良久,蔡瑁与蒯良终是提出建议。
面对林阳锐不可当的兵锋,主动出击无异螳臂当车。
唯有据城死守方为上策。
“传令,增派三万兵马驰援南阳郡刘备。”
刘表颔首下令。
若在往日,他恨不得将刘备除之后快。
但此刻此人正可作抵挡林阳的屏障。
随即又命文聘增援江夏黄祖,防备扬州方面异动。
就在刘表收到战报之际,柴桑城内——
“主公用兵如神,世所罕有!”
孙策捧着最新战报慨叹不已。
短短半年光景,林阳大军竟摧枯拉朽击溃袁绍。
如此军威,令人叹服!
不错,这大汉疆土,已是主公掌中之物!
身旁的张竑微微颔首,出声赞道。
在他看来,这偌大江山注定要归于林阳之手。
连北方最强的诸侯袁本初都兵败身亡,这天下还有谁能阻挡林阳的铁骑?
可恨那刘表龟缩荆州不出,否则我定为主公拿下荆襄之地!
见黄忠、赵云等人都已立下战功,孙策心中焦躁难安。
此番青州之战后,赵云、黄忠、太史慈等人必将因战功卓着获得晋升。
甚至可能受封侯爵!
而他却仍无尺寸之功。
将军不必心急,主公麾下赵子龙、典恶来、黄汉升等人皆不擅水战。平定荆州需靠水军,这正是将军大展身手之时。
张竑笑言道。他对林阳在柴桑操练水军的用意了然于胸。
如今鄱阳湖中正有五万水军日夜操练。
荆州水道纵横,欲取荆州必用水师。
待林阳肃清北方之患,荆州之战自会打响。
到那时,孙策这等善水战者便可大显身手。
唉,但愿主公早日平定北方。
孙策长叹一声,只得继续等待时机。
并州·太原郡·活县
主公,夏侯将军传来捷报,我军已攻占上党全郡!
听闻夏侯惇、夏侯渊已拿下上党郡,曹孟德终于松了口气。
恭贺主公连取凉、并二州!
荀攸、戏志才等人纷纷拱手道贺。
自被马孟起算计后,曹孟德便与林子远达成和议。
撤军途中,在司隶兵分两路:一路由曹仁、曹洪、乐进率五万大军直取西凉......
曹操亲率八万精兵北伐并州!
在他看来,西凉马超、韩遂主力已失,曹仁仅需五万兵马辅以天子诏令,便可轻松平定。而并州局势,实则是一场豪赌——他断定袁绍离了自己的牵制必败无疑!
果然,计败袁尚之时,便传来袁绍主力溃败的捷报。袁尚残部仓皇撤退,整个并州顷刻间尽归曹军所有。
唉,这并州...我倒宁可不取!曹操远眺冀州疆土,发出沉重叹息。若有的选,他宁愿放弃并州,也不愿目睹袁绍兵败。袁绍这一败,林远大军便可畅通无阻直捣黄龙!
报!冀州紧急军情!传令兵呈上战报。曹操展开竹简时,手指竟微微发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