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液态氧(1/2)
Site--19技术部的空气里,漂浮着三重交织的气息——
打印机持续工作四小时散发出的热熔塑料味、研究员们指尖残留的速溶咖啡苦味,还有从中央空调出风口偶尔泄露出的、属于A3翼楼四层技术部特有的微弱消毒水味。
近百个工位在开放式办公区里铺开,像是被按了快进键的机械装置。
每个人的动作都带着一种近乎麻木的熟练:
左手抓过新送来的失焦事件报告,右手在键盘上敲出事件编号,目光扫过“失焦前物品”与“失焦后形态”两栏时,眉头会习惯性地拧成结,随即又松开——
毕竟在连续看到“不锈钢勺子变折纸鹤”“儿童绘本变活的仓鼠”之后,再离奇的转变也很难激起更强烈的情绪波动。
指调部的传送窗口就像永不停歇的传送带,每隔三分钟就会有新的文件夹被推出来,封面用红色马克笔标注着“紧急”或“待核验”。
最靠近窗口的实习生已经练就了“盲接文件”的本领,他的右手在接文件的同时,左手能精准地将前一份文件分类放进对应区域的收纳盒。
只有在看到“失焦后存在安全隐患”的标注时,才会抬头朝负责分析高危失焦物品处理的小组方向喊一声,声音里带着连自己都没察觉的疲惫。
“这已经是今天第58起了。”
艾米丽的声音穿透了键盘敲击声,她怀里抱着的纸质文件摞得比她的肩膀还高,边缘已经被手指蹭得发毛。
她推开那扇贴着“蔚蓝小组专用”的玻璃门时,文件重心不稳,最上面几张滑了下来,露出右下角盖着的“厦门思明区失焦记录”印章。
办公室里,冰喻正把第三份报告倒扣在桌面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纸页边缘——
那上面记录着厦门市博物馆“陶瓷花瓶变塑料泡沫”的全过程,连花瓶上裂纹的位置都标注得一清二楚,可他翻来覆去看了半小时,还是没找到任何能和前两起“玻璃杯变果冻”“塑料盆变蒲公英”关联起来的线索。
柒霖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开着六个并排的文档窗口,每个窗口里都列着密密麻麻的表格,他正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标注特征:
红色圈出“金属材质”,蓝色标出“体积小于103”,绿色划掉“生物类物品”,可到最后,整个表格还是像被打翻了颜料盘,没有任何一片区域能形成连贯的色块。
李鸣则把双脚搭在桌肚里,身体后仰靠着椅背,手里举着一份最离谱的报告——
“家用路由器变冰镇可乐”,他盯着报告上附的照片,照片里那杯外表还凝结着小水珠的红色易拉罐是那么的清晰
“这起又是啥呀?”
冰喻抬头时,正好看到艾米丽把文件堆放在空着的办公桌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警用对讲机,失焦后变成了柄式手榴弹。”
艾米丽拉开椅子坐下,揉了揉发酸的肩膀,她的指甲缝里还沾着一点黑色的印泥——那是在签收失焦物品回收单时蹭到的,
“并且是崭新的,插着拉环,装了火药。特工现场记录完特征,就带回站点做了无害化处理,现在应该已经在排爆坑里被引爆了。”
她顿了顿,从口袋里掏出一颗薄荷糖放进嘴里,清凉感让她的语速慢了些:
“咱们19站还算好的,站点指调部只负责厦门一个市的调度,个观测站,今天下午自己就处理了11起小型失焦事件,连报告都是他们自己整理好送上来的。”
“那其他站点呢?”
李鸣终于把脚从桌肚里拿出来,身体前倾,有些好奇的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