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稳辣!我是最强收容所研究员 > 第137章 归家之路与楼道回响

第137章 归家之路与楼道回响(1/2)

目录

出租车缓缓停靠在路边,一个与厦门现代化都市面貌形成鲜明对比的老旧小区映入眼帘。

这里没有玻璃幕墙的高楼,也没有精心修剪的景观带,只有七栋外墙略显斑驳的单元楼静静地矗立着,每栋都只有七层,并且没有电梯,是的,老小区是这样的。

时间在这里仿佛放缓了脚步。

然而,这片看似被时代遗忘的角落,却因其无可替代的地理位置而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学区房。

左边两百米开外是书声琅琅的小学,右边三百米处则是青春洋溢的初中。

只要在这里拥有一席之地,孩子的义务教育阶段便几乎无需远虑。

冰喻的小学和初中生涯就是在这里度过的,他甚至清晰地记得,当年在家里的书桌前,都能准时听到小学操场传来的、带着些许电流杂音的广播体操音乐。

“都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啊……”

冰喻心中默算,不禁有些恍惚。

当年那些在小区空地上追逐打闹、玩着弹珠和卡片的玩伴,如今早已散落在天涯,此刻还能看见孩童嬉戏,却尽是一张张陌生的稚嫩面孔。

他还记得,小时候父母格外注重邻里关系,楼下那位总是坐在石凳上择菜的老阿姨,每次见到小小的冰喻,都会乐呵呵地问一句:“小喻呀,这是准备去哪儿野啊?”

两旁的老榕树枝繁叶茂,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几个背着书包的小学生蹦蹦跳跳地从身边跑过,清脆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这老小区确实不错。”

柒霖的声音将冰喻从泛黄的回忆中拉回现实。

他环顾四周,目光中带着审慎的欣赏:

“小区外,车水马龙,商业配套成熟,生活便利;小区内,却像是一片世外桃源,孩童嬉笑,安宁祥和。

闹中取静,怪不得爸妈会选择回到这里养老。”

“是啊……”

冰喻轻声应和,心思却依旧在旧日时光的河流中飘荡。

就在这时,一旁小区中心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下,传来一阵模糊却又莫名熟悉的讨论声。

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坐在石凳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们这边。

“哎哟,你们快看那边走过来的两个小伙子,长得可真俊哟!”

一个带着浓重闽南口音的老奶奶率先开口。

“旁边那个蓝头发的,我看着怎么有点眼熟呢?”

另一个戴着老花镜的爷爷眯着眼打量。

“哎!阿老太,你仔细瞧瞧……像不像是老冰家那个娃儿呀?”

第三位老人像是发现了什么重大线索。

“哎哟喂!你这一说,还真是越看越像啊!”

最先开口的老奶奶拍了下大腿,

“我都快忘了,想当年这孩子上幼儿园,每天早上都抱着他妈妈的腿哭,那哭声,半个小区的人都得被他喊醒喽!

还记得有一次,他哭着哭着,把早饭都吐在幼儿园门口了,可把他妈急坏了!”

“哈哈,对喽对喽!论哭声,咱们这儿就属他独一份!”

“他旁边跟着的那个男的又是谁呀?看着也挺精神……”

冰喻听得脸颊一阵阵发烫,红晕从耳根蔓延到了脖子。

他万万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小区里这些眼尖的老邻居居然还能一眼认出他来——要知道,他们记忆中他最清晰的形象,顶多还停留在初中时代啊!

没办法,冰喻那张继承了父母优良基因、精致得过分的脸蛋,方圆十里确实找不出第二个能与之媲美的。

“快走快走……”

冰喻下意识地低下头,用手肘轻轻碰了碰柒霖,脚下步伐明显加快,试图逃离这片是非之地。

柒霖看着他窘迫又可爱的模样,嘴角控制不住地向上扬起,勾勒出一个清晰而带着几分自豪意味的笑容,迈开长腿轻松跟上。

两人一路向小区深处走去,沿途依旧吸引了不少目光。

有买菜归来驻足打量的大妈,有下棋间隙抬头观望的大爷,还有几个正在玩耍的小朋友指着他们小声议论:

“妈妈,你看那两个哥哥好帅啊!”

“那个穿黑衣服的哥哥看起来好酷!”

“我觉得蓝衣服的哥哥更帅!”

冰喻的头埋得更低了,而柒霖则坦然地接受着众人的目光,甚至还对几个小朋友友好地笑了笑,惹得小朋友们一阵欢呼。

终于,他们来到了一栋单元楼门口。这栋楼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墙面上的瓷砖脱落了不少,露出了里面的水泥。

让冰喻有些意外的是,原本老旧的铁门居然换成了一台崭新的人脸识别门禁机。

“哟,这老小区居然也跟上时代了。”

冰喻饶有兴致地凑过去看了看,屏幕上显示着“请面对镜头”的提示。

柒霖也凑过来看了一眼,分析道:

“估计是后来业主们一起凑钱装的,老小区安保措施确实需要加强。”

冰喻对着镜头眨了眨眼,屏幕上很快显示出“识别失败”的提示。

他并不意外,毕竟自己已经好几年没回来过了,系统里肯定没有他的人脸信息。

“没关系,我试试密码。”

他点了一下屏幕右下角的键盘图标,弹出了数字键盘。他想了想,输入了“”

“嘀——验证成功!”

随着一声清脆的提示音,门左上方的电磁锁“咔哒”一声弹开了。

冰喻得意地挑了挑眉,对柒霖说:

“你看,我就知道。这老小区住的大多是老年人,密码设得太复杂他们也记不住。”

柒霖笑着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