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稳辣!我是最强收容所研究员 > 第115章 无形的墙

第115章 无形的墙(1/2)

目录

---

回到研究室,冰喻和柒霖将龙安的话转达给了艾米丽和李鸣。

“我就知道她不会说实话。”艾米丽冷笑一声,“‘材料反光’?亏她想得出来。”

“那现在怎么办?线索又断了。”李鸣有些沮丧地说道。

“继续研究。”

柒霖将线圈放回实验台上,“既然龙安不肯说,我们就自己找出答案。就算它真的涉及精神波技术,我们也要搞明白它和声波之间的关系。”

“唉,行吧。”

于是,四人再次投入到紧张的研究中。只是这一次,他们的研究方向似乎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引向了歧途。

……

“妈的,不管了!”

李鸣有些暴躁地抓了抓他已经像鸟窝一样的头发——第三次了,电脑的模拟结果第三次显示[功率不够,无法达到致命阈值]

“我管他什么精神波不精神波的,就按声波武器的路子硬刚!功率不够肯定是共振腔体太小了,能量积聚不起来!给它扩容!”

这种带着点破罐子破摔意味的“硬核”尝试,成了接下来研究室里的主旋律,也带来了更多的混乱和鸡飞狗跳。

李鸣说干就干,凭借着一种近乎野蛮的工程直觉,他找来各种材料,硬生生将精神振荡器原本精巧的共振腔体积暴力扩大了整整三倍。

新的腔体看起来笨重而不协调,像是给一个优雅的舞者套上了沉重的铁靴。

第一次启动测试时,设备发出的不再是次声波。,而是一种低沉、压抑、仿佛来自地底深处的轰鸣。

振荡器本身在支架上剧烈颤抖,仿佛随时会散架,而更可怕的是,这低频振动甚至引发了结构共振——

整层楼所有的玻璃窗、灯具、甚至一些轻质隔断墙,都随之发出了痛苦的、持续不断的震颤嗡鸣,声音刺耳欲极。

刺耳的消防警报险些被触发,安保人员急促的脚步声在走廊外响起,紧张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艾米丽看着一片狼藉的实验室和李鸣讪讪的表情,无奈地扶住了额头。

她彻底放弃了从零开始构建理论模型的想法,转而试图利用现有资源——

她向站点AIc(人工智能)申请调用了所谓的“标准声波洞道削弱指数。”数据库,试图进行反向工程推导。

经过AIc长达数小时看似复杂的运算(期间消耗了大量的计算资源,还收到了AIc维护部门发来的温和提醒),最后得出了一串奇怪的声波数值。

这个声波数值远高于通常认为能对生物体造成显着影响(无论是物理还是心理)的范畴,更偏向于某些特殊用途(比如驱赶动物)。

实际测试结果更是让人无语凝噎:

当原型机调整到这个频率并启动时,它对实验室中央的人形标靶毫无效果,监测数据平静得像条直线。

然而,却精准地影响了隔壁实验室——那个专门研究鸟类异常行为的项目。

频率一开,隔壁那几只训练有素的送信白鸽就像同时被踩了翅膀,又或者听到了某种无法忍受的噪音,开始此起彼伏、焦躁不安地鸣叫起来,任凭研究员如何安抚都无济于事。

艾米丽至死都不会知道,她所调用的“站点AIc标准数据库”接口,早已在龙安的暗中授意下被动了手脚,提供的本身就是被污染、篡改和误导的信息。

冰喻和柒霖则跟设备的能量供给模块较上了劲。

他们反复研究那份来源可疑、看起来像是扫描版还不太清晰的精神振荡器内部文档,试图优化供电效率。

然而,他们后来才无意中发现,文档中一个关于核心电容耐受电压的关键参数,小数点竟然印错了位置!

这究竟是原文档的错误,还是另一重精心的误导?他们无从得知。

按照错误的参数调整能量输出,结果就是原型机频繁因为“过载”而跳闸保护,顺便报销了两个价值不菲、需要特别申请才能补货的高压电容,空气中再次弥漫起熟悉的、令人沮丧的焦糊味。

“靠!”

李鸣看着再次黑屏、需要送工程部维修的设备,哀嚎一声,绝望地瘫坐在椅子上,

“又得写冗长的设备损坏报告,还得低声下气地去求工程部那帮大爷帮忙维修……

照这个进度,咱们是不是又得打报告申请去鼓浪屿领新的振荡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