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声学实验室的处决仪式(1/2)
时间回到事发当天。
8月30日的晨光没能穿透Site-19顶上厚重的钢筋混凝土天花板以及数十米深的土层,化学实验室中只有天花板上的几个吸顶灯为下方提供光源
伊云蹲在铁皮柜前,手指在一堆杂乱的实验记录本里翻找。
终于,她的指尖触到了隔音耳罩的黑色橡胶边缘,——这是她藏了三天的“救命符”,是她赌上所有希望的最后筹码。
没顾上拿早餐区剩下的面包,伊云攥着权限卡往声学实验室跑,鞋底在金属走廊上敲出急促的声响。
走廊里的声控灯随着她的脚步逐一亮起,映出她略显佝偻的身影——连续十几天被Scp-9141追杀,每天只能在惊恐中睡三四个小时,她的眼下已经积了浓重的青黑,整个人看起来像根被狂风揉皱的纸。
逆模因场依旧像透明的屏障,路过的d级人员拖着沉重的脚步从她身边走过,警卫背着步枪在拐角处巡逻,却没有一个人看她一眼。
有个推着清洁车的工人差点撞上来,伊云侧身躲开时,肩膀撞到了墙上的消防栓,金属外壳发出“哐当”一声响。
伊云一阵吃痛,但步伐却没有停下——她怕耽误一秒,9141就突然从某个角落钻出来,用那双漆黑的眼窝吸走她仅存的记忆。
伊云来到声学实验室的门口,令她没想到的是,声学实验室的内部比几天前彻底变了模样。
走进实验室的瞬间,一股冰凉的气流扑面而来,带着新装修后的甲醛味和金属的冷意,她定睛一看,差点被观察区内的景象亮瞎了眼——这里比她上次偷偷窥探时规整了太多。
观察区的布局变了,核心位置变成了一圈控制台,十几块显示屏亮着幽蓝的光,上面跳动着密密麻麻的波形图和数据。
几个穿白大褂的研究员正低头调试设备,他们头上的隔音耳罩比伊云的大了一圈。
黑色耳罩外侧印着“Site-19工程技术部制造”的白色字样,嘴角挂着的对讲机时不时传出细碎的电流声,却因为太远,伊云只听见模糊的嗡嗡声。
最让她在意的是观察区前方的那一大块透明玻璃。
原本的单层防弹玻璃被换成了双层结构,外层是浅蓝色的隔音玻璃,内层依旧是防弹材质,两层玻璃之间夹着薄薄的不知名的透明物体。
她凑近玻璃,指尖刚碰到冰凉的表面,就看见玻璃内侧贴着一张白色标签,上面用黑色马克笔写着“声波阻尼层+防弹层,耐受极限220分贝”。
“220分贝……我嘞个基金会黑科技呀!”伊云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摸了摸自己头上的耳罩。
她想起在《声学精通》里看到的内容:
【120分贝能让人耳朵疼痛,150分贝会震碎鼓膜,180分贝足以震裂肋骨,而220分贝——那已经和火箭发射时的噪音相当,足以把人的内脏震成肉泥。】
她的目光越过玻璃,落在下方的实验区。
实验区比观察区低了好几米,地面铺着厚厚的黑色隔音垫,踩上去应该会陷下去半指深。
四个角落各立着一台声波发射器,银白色的机身足有2米高,造型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小酷的。
发射器的前端是三颗黑乎乎的“发声口”,口径差不多有洗脸盆大小,边缘打磨得光滑发亮,在天花板大灯的照射下泛着冷光,像四头蓄势待发的金属巨兽。
金属巨兽的底座缠着黑色的电缆,电缆顺着地面延伸到墙角的配电箱(也经过了抗声波改造),配电箱上的指示灯一闪一闪,发出微弱的红光。
实验区的中央画着一个白色的圆形标记,直径大概有3米,标记线边缘还涂着反光漆,在强光下格外显眼。
天花板上悬着几台黑色的摄像头,镜头正对着中央标记,像是在时刻监视着那里的动静。
墙壁上的吸音棉铺得极为规整,连墙角的缝隙都被填补得严丝合缝,整个实验区像一个密不透风的金属盒子,透着一股让人窒息的压抑。
伊云盯着那些声波发射器看了很久,直到控制台后传来研究员的交谈声。
她听不清具体内容,只能看见一个戴眼镜的研究员指着显示屏,手舞足蹈地说着什么,另一个研究员点点头,伸手按下了某个按钮,显示屏上的波形图瞬间变得平缓。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观察区左侧的小门——那是她上次在声学实验室视奸工程部的人时发现的,能直接通往实验区。
伊云掏出权限卡刷了一下后伸手推了推,小门没发出半点声响,只有门楣上的指示灯跳了下绿光,像是在无声地欢迎她。
小门缓缓打开,一股更浓的金属味扑面而来。
门后是一段楼梯,楼梯扶手是冷硬的不锈钢,上面还沾着淡淡的机油味。
伊云扶着扶手往下走,每一步都踩得小心翼翼,楼梯的台阶上铺着吸音垫,脚步声被吸收得干干净净,只有她的呼吸声在狭小的空间里回荡,粗重得像破旧的风箱。
走到楼梯底部,又是一道门,同样需要权限卡。
伊云刷卡时,指尖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卡片在刷卡器上蹭了两次才成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