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糯米(1/2)
孩子端着碗跑出门,边吃边笑。郑首在柜后摇头:“娘子,这碗吃得人高兴,比赏银还值。”
“人吃好了,心也不吵。”
傍晚,最后一锅冰粉卖完,街上开始起风。孟鸢收拾桌面,擦干净案板,又掀开那口旧锅看了看。
“娘子,这锅明天用不着了吧?”郑首问。
“得擦亮。秋一来,还得靠它。”
“娘子,你真能折腾。”
“活着就得折腾。”
她把锅盖合上,拍了拍手。门外的风吹起帘角,带着一点桂花的甜味。巷子深处的猫打了个盹,远处有人笑着喊:“明儿还卖不卖?”
孟鸢抬头,答得随意:“天要热就卖,若是转凉,换糯米。”
“娘子,昨儿的冰粉还有吗?”
“娘子,我那婆娘吵了一夜,说想吃你那碗糯米的!”
门帘被掀开,孟鸢走出来,怀里抱着一篮糯米,笑道:“今日不卖冰粉,换粘的。”
郑首探头,“真换啦?昨儿这天还热着呢。”
“热也得吃饭。”她把糯米倒进蒸笼,手上翻着一条干净的帕子,“人嘴里得有点糯劲儿,才知道自己在过日子。”
蒸笼上气一出,整条巷子都被那股米味笼住。那是淡淡的甜,混着竹蒸笼的香气,一下就能叫人心安。
她一边翻米,一边和蜜浆。又取出碾好的桂花、红枣、碎花生。糯米团裹上馅,手心一揉,就变成圆滚滚的一枚。
“娘子,这叫啥?”有人在门口探头。
“团子。”
“甜的?”
“也有咸的。”
她把几枚放进锅里煮,水滚的时候,团子一个个浮起来。那圆润的样子像是会笑。
第一个客人拿筷子夹了一颗,咬下去的时候,红枣的甜、糯米的软一齐化开。
“娘子,这东西,热着吃都不腻。”
“糯米要煮透,甜味才稳。”孟鸢又舀了一勺芝麻糖浆淋上。
到午时,人又挤满了门口。
“娘子,我要两个!”
“娘子,我家孩子牙小,给他做软点!”
“娘子,咸的放多些葱花!”
孟鸢一边应,一边笑。她忙得满头细汗,却一点不乱。
郑首看她的动作,叹道:“娘子,你这手里有数,跟算命一样准。”
“馅多一分甜,米少一分腻。算是对。”
苏明又来了,袖子挽着,手里拎了两只瓷罐,“娘子,你这糯米香,街那头的酒坊都闻到了,说要拿你的米泡酒。”
“让他们泡。”她抬眼,“好米不怕换水。”
“那他们要你去教法子呢。”
“法子能教,火候教不了。”孟鸢回得轻描淡写。
他笑,“你这话得罪不少人。”
“做吃的,嘴不甜,手得稳。”
日头偏西,队伍才散。孟鸢收拾案台,碗底剩的糯米不多,她用布包了两团递给郑首。
“拿回去,给你孙子尝尝。”
“娘子,我哪有孙子。”
“那就留着。”
苏明坐在门槛上,晃着脚,问她:“娘子,你天天这样,也不厌?”
“不厌。锅不响才怪。”
“你是离不开火。”
“我还离不开嘴。”她指着自己,笑,“说一整天才舒服。”
郑首在一边听着,乐得直摇头,“娘子要真有空,还能当说书先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