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消费(1/2)
“明日一早同我去书铺。”
“……另外,还缺什么笔墨纸砚,一并换了吧。”
周临安抬眼,眸色微亮,又很快压下去:“不用吧,我觉得现在的挺好。”
孟鸢斜睨他一眼,慢悠悠道:“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清早,南街书肆还在揭门板,柜上白绫罩子才掀到一半。
孟鸢拎钱袋,周临安抱着旧抄本进门。
掌柜认得院服,看了眼他怀中的手抄本,嘴角的笑容更甚:“咱们店刚进了一批新版,敢问公子是要看手抄本还是原本?”
家境贫寒的读书人会抄书卖给书肆贴补家用,能被摆在柜台上卖的手抄本大多字迹清晰工整,装订整齐,价格比院雕版的也要优惠上不少。
周临安觉得买个手抄本就行了。
受过现代教育的孟鸢跟他的想法截然相反,在孩子读书这件事上,坚持在能力范围内给他最好的,尤其科举的重要性在古代不言而喻。
学生文章一字之差往往天差地别,再好的抄本也是人手写的,笔一抖,难保没岔子。
以前是囊中羞涩,现在有了系统奖励的一千两。
孟鸢大手一挥:“四书五经的原本各要一份。”
她辛辛苦苦挣钱,不就是用来消费的吗?
何况这也不是乱花,这叫投资。
忽然想起周临安那光秃秃的毛笔,工欲善其身,必先利其器!
孟鸢又补充道:“再加小楷字帖两册,狼毫一支,小砚一方,竹纸……先拿个十刀吧。”
这是来了个大客户啊!
掌柜两眼放光,算盘拨得噼里啪啦乱响,拨到一半还掉下一颗珠子,他忙不迭捡起来。
“嗐,手快了点。四书六两,五经二十两……这雕版贵啊,您懂的。”
“字帖倒便宜,两本八钱,狼毫一两四,小砚……一两二,您看这纹路,可是好石头!竹纸二十文一刀,十刀我就抹个整,两钱,成不成?”
说到最后,他眼角还飞快瞟了孟鸢一眼,生怕她嫌贵。
要是普通人可能被这么一绕头就晕了。
但孟鸢可是来自种花家,这点小算术简直是手到擒来。
也算是涨见识了,头回听到抹整。
“前面都没问题,竹纸二十文一刀,十刀两钱,抹的整去哪了?”
掌柜脸上讪讪:“那我再给您送两块徽墨当个搭头,共三十两,下回有需要再来找我。”
听到这个价格孟鸢眼皮子一跳,忍不住在心中感慨读书是真费钱啊。
不怪寒门贵子容易总能引起注意,实在太难了,光是四书五经都成了横在农家子面前的一道天堑。
周临安听到三十两也是吓了一跳,这……这么多银子。
见孟鸢半天没吭声,忍不住猜测,她是不是后悔了?
心里也不怪她,毕竟三十两,嫂子也不欠自家的,其实之前那样也挺好的,每回抄书的时候还可以再加强一次记忆力。
周临安正想说算了,就听见孟鸢说:“成。”
她这一发呆不打紧,丝毫不知另外两人心中的大起大落又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