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汤圆(2/2)
“娘子,这汤圆配酒可行?”
“那得看人。”孟鸢笑了笑,“有的人一口甜就醉,有的人喝一壶也没味。”
苏明被噎得半天没出声,郑首在旁边笑得前仰后合。
中午过后,人群还没散。街头巷尾都在传:“孟娘子的新吃食出来啦!这回是汤圆,糯得能粘住梦!”
几个孩子围在摊前,手里端着小碗,嘴角全是芝麻印。
“娘子,你明儿还卖这个吗?”
“明儿不定。”孟鸢笑,“得看风。”
“那能不能多做点?我爹吃了两碗还要。”
“你告诉你爹,吃多了明早肚子疼。”
孩子们咯咯笑,端着碗跑远了。
傍晚,街边只剩几盏灯,汤圆卖空,案台上只余几粒黑芝麻。孟鸢擦了擦手,心里也松下来。
郑首在数钱,一边感叹:“娘子,这汤圆比油酥饼还快卖光。真要这样下去,整个镇子都被你养胖。”
“人有口福是好事。”她把空碗叠好,慢慢收拾,“嘴甜了,日子也甜。”
风起,河面翻出几道波纹。
远处的孩子在叫:“娘子——明儿做什么?”
孟鸢回头笑:“想吃咸的,就明儿来。”
孟鸢起得早,揭开竹篮,露出新和的面团——软白、温润,带着淡淡的甜气。今天她要卖的是鲜肉包。
这东西看着寻常,可真要好吃,讲究的多:肉要嫩、皮要薄、汤要多。
昨夜她亲自挑了新鲜的猪腿肉,切成细丁,不绞,只用刀背一下一下剁。肉丁混着姜末、葱花、酱汁,在大木盆里翻搅,每一下都伴着轻微的“啧啧”声。
“娘子,这回要做咸的?”郑首打着呵欠出来,一看那盆肉馅,眼神立刻亮了,“这香气,不比甜食差啊。”
“天冷了,甜的吃久了腻。”孟鸢揉着面,淡淡道,“换口味。”
她把发好的面团揪成小块,按圆,再擀薄。白面皮上轻薄一层油光,光滑得像能照出人影。
“娘子,这皮薄得透光,小心包不住。”郑首在旁边提心吊胆。
“包不住肉,就不是包子。”孟鸢笑了笑,捏起一团馅放在中间,手指翻飞,褶子一个挨一个,转眼成了个圆鼓鼓的包子。
她一连包了几十个,整整齐齐摆在蒸笼上。蒸汽升起的时候,香味开始往外漫。不是油气的厚香,而是那种带着点葱姜味、轻轻勾人的鲜。
巳时还没到,门外已经有人探头探脑。
“娘子,这回做啥?香得我路都走不动。”
“鲜肉包。”
“肉的?好!”那人搓搓手,“这天儿,就得吃肉。”
不一会儿,摊前全是人。
孟鸢掀开第一笼,一股热气直扑脸。白胖的包子层层叠叠,皮薄得看得出底下的馅在冒汁。
她用夹子夹了一个出来,放在竹碟上。热气腾腾的包子一揭,汤汁顺着裂口溢出来,冒着亮光。
挑夫抢到一个,一口咬下去,“嗷”地叫出声:“烫烫烫——娘子,这包子里是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