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菜人 > 第236章 朝堂定论与皇子出局

第236章 朝堂定论与皇子出局(1/2)

目录

金銮殿上,中书省都司指挥使的去留问题,再次被搬上台面。

但这一次,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已不仅仅是追究一个郭猛的责任,更是背后几位皇子及其支持势力的一次正面交锋和清算。

萧无病那份措辞平和却字字诛心的奏章,如同一把无形的利剑,悬在了所有与郭猛有关联的人头上。

吏部尚书陈文都(柳家\/二皇子派)率先出列,他此番不再是为郭猛开脱,而是要将这“败军之将”的标签死死钉在对手身上。

“陛下!郭猛刚愎自用,不听良言,致黑风谷惨败,将士血染沙场,此乃不争之事实!萧总督临危受命,调度有方,方能挽回危局,崔浩楠等将奋勇杀敌,方有落马坡大捷!两相对比,高下立判!臣以为,郭猛罪责难逃,应立即革职查办,以正军纪,以安边关军民之心!”他言辞激烈,直接将郭猛定性为罪人。

他话音刚落,兵部尚书宁卫国立刻跟进,他虽不完全属于柳家,但于公于私都必须支持萧无病:“陛下,陈尚书所言极是!边关大将,非儿戏可言。郭猛之失,已证明其不堪此任。为国防稳固计,必须严惩不贷!”

这时,属于傅家派系的一位御史硬着头皮出列,试图挽回些许颜面,声音显得有些底气不足:“陛下,郭猛虽有失察之过,然其初衷亦是欲扬我国威……是否可念在其……让其戴罪立功……”

“戴罪立功?”不等他说完,礼部尚书曾杰生(柳家派)便冷笑一声打断,“黑风谷数百将士的冤魂可能安息?北县险些失陷的罪责谁来承担?若败军之将不予严惩,反而纵容,我大乾军法威严何在?日后边关将领皆可效仿,这万里边陲还要不要了?”他引经据典,扣下了一顶顶大帽子。

一直沉默的魏家势力,此刻也看到了打击对手的机会。

户部尚书房苑彦慢悠悠地出列,看似公允地说:“陛下,臣不通军事,但也知赏罚分明乃治国之本。郭猛之败,损耗国帑,动摇边防,若轻轻放过,恐难以向天下人交代。且观萧总督用人,崔浩楠年轻有为,并非离了某个人就不行。”

他这话,既踩了郭猛和其背后的傅家,又隐隐捧了萧无病,为自家后续争取利益埋下伏笔。

工部尚书蒋家文也顺势附和,强调边防工事的重要性,暗指郭猛的冒进差点导致多年经营毁于一旦。

面对群臣几乎一边倒的抨击,傅家一系的官员虽心有不甘,却已无力回天。

郭猛这枚棋子,不仅没能起到制衡萧无病的作用,反而成了一步彻头彻尾的臭棋,将傅家以及其支持的三皇子周翔、四皇子周炎彻底暴露出来,并且背上了“举荐非人”、“贻误军机”的恶名。

这一次,他们在中书省军权的争夺中,已然出局。

龙椅之上,国君周天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看到了柳家(二皇子)和魏家(五皇子)联手对傅家(三、四皇子)的穷追猛打,也看到了萧无病借力打力、稳固自身权位的娴熟手腕。

他知道,是时候做出决断了。

“够了。”周天淡淡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压下了所有的争论。

他目光扫过陈文都、房苑彦等人,最终缓缓说道:“郭猛,辜负圣恩,指挥失当,酿成边患,罪无可恕。即日起,革去其一切职务,押解回京,交刑部与大理寺会同审理,严惩不贷!”

此言一出,等于彻底断绝了郭猛以及其背后傅家势力在中书省的念想。

三皇子周翔和四皇子周炎在这一局中,可谓满盘皆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