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兑换钢筋(1/2)
两人蹲在地上。
“看好了,这便是制造水泥的关键两步。”周才的声音平静而清晰,“第一步,煅烧。将这些石灰石与适量的黏土混合,放入窑中高温煅烧,得到一种叫做‘熟料’的块状物。火候是关键,需掌控得当。”
他一边说,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画出简易立窑的结构图。
“第二步,研磨。将冷却后的熟料,加入少量石膏(此物我会提供),用石磨或重型碾子研磨成极其细腻的粉末。磨得越细,成品质量越好。”
他抓起一把地上的沙土:“最后,将这粉末与此地的沙、碎石混合,加入清水搅拌,便会凝固硬化,坚逾磐石!此物,便称之为‘水泥’。”
周才的讲解深入浅出,并结合了实物和图画,廖九虽然觉得匪夷所思——石头粉加水就能变石头?
但基于对周才的无条件信任,他努力将每一个步骤、每一个要点牢记于心。
“此事,我便全权交予你负责。也是将来华夏商会发展的产业,秘密不可外传。”周才看着廖九,郑重道,“即刻着手招募来的匠人,依我所示,先行建造试验窑炉。摸索煅烧温度、材料配比。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随时来报我。这是商会立足之本,更是你首件大功,切莫辜负我的期望。”
廖九闻言,顿感责任重大,同时也涌起一股被重用的豪情。
他单膝跪地,抱拳肃然道:“周爷放心!廖九必定竭尽全力,日夜不休,也要将这‘水泥’给您造出来!若不成,提头来见!”
“去吧。”周才点点头,“所需一应物资、人手,皆由你调配。放手去做。”
廖九领命,豁然起身,眼中燃烧着斗志的火焰,大步流星地离去,立刻召集人手,开始安排挖窑、采石、调配黏土等事宜。
整个临时营地,因为周才的一项指令,瞬间变得热火朝天,充满了蓬勃的朝气。
周才则负手而立,看着忙碌起来的众人,以及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他将最基础、最关键的一步交给了廖九,自己则退居幕后掌控全局。
这既是培养廖九的独当一面之能,也是践行“授人以渔”的理念。
他相信,当第一窑合格的水泥烧制成功之时,便是“华夏商会”在这异世界真正掀起一场变革风暴的开端。
而他,只需静静等待,并在必要时,提供那超越时代的点拨。
……
廖九果然没有辜负周才的期望。
这半个月里,他几乎吃住都在试验窑炉旁,带着那些新招募来的窑匠、瓦匠,以及一众肯卖力气的弟兄,按照周才传授的法子,一次次地试验。
期间确实遇到了不少难题:煅烧温度难以掌控,时高时低;石灰石与黏土的混合比例总是拿捏不准,出来的“熟料”不是过脆就是过硬;研磨的细度也总是难以达到周才要求的那般细腻。
每当遇到难以逾越的关卡,廖九便会带着问题和初步的思考去向周才请教。
周才往往只需寥寥数语,点出关键所在——或是窑炉通风口的改进,或是配料比例的微调,或是研磨时添加少量水的技巧——便能让廖九茅塞顿开,少走无数弯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