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的桃源空间 > 第28章 沈墨的到访

第28章 沈墨的到访(1/2)

目录

沈墨发来的采访提纲,专业而深入,问题涵盖了林晚的个人经历、创业动机、合作社的运营模式、技术难点、市场开拓、未来规划,甚至包括她对乡村振兴政策的理解和建议。字里行间透露出严谨和尊重,没有猎奇,更没有陷阱。

这让林晚放心不少,她回复邮件,同意接受采访,并约定了时间。

三天后,一辆低调的黑色轿车停在桃源村村口。车上下来一位三十五六岁的女性,穿着简约的米色风衣,利落的短发,妆容精致淡雅,眼神敏锐而沉静,气质干练,与林晚想象中的记者形象颇为吻合。她就是沈墨。

与她同行的是一位年轻的摄影记者。

林晚亲自到村口迎接。两人握手时,林晚能感觉到对方手掌的力度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目光。

“林社长,比我想象中还要年轻有为。”沈墨微微一笑,语气平和。

“沈记者过奖了,欢迎来到桃源村。”林晚不卑不亢。

沈墨没有急着开始工作,而是提出先随便走走看看。林晚便带着她,从整齐的蔬菜田,走到正在扩建的草药园,再到后山初具规模的林下种植区,最后参观了正在改造的老屋民宿。沈墨看得很仔细,不时用手机记录,偶尔会问一些细节问题,比如社员的收入构成、技术培训如何开展、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等。

她的问题切中要害,显示出对农业和农村问题有相当的了解,绝非浮光掠影之辈。林晚一一作答,两人相谈甚欢。

中午,林晚在自家老屋用合作社自产的蔬菜和散养鸡鸭,简单招待了沈墨一行。饭菜虽简单,但食材新鲜,味道天然,沈墨吃得赞不绝口。

“很久没吃到这么有‘锅气’和生命力的饭菜了。”沈墨感慨道,“林社长,你们这种模式,真正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落到了实处。”

饭后,正式的采访在收拾干净的堂屋进行。摄影记者架好设备,沈墨打开录音笔,采访开始。过程很顺利,林晚将自己回乡的原因、遇到的困难、合作社的发展历程、未来的蓝图,娓娓道来。她没有刻意煽情,只是平静地陈述事实和自己的思考,反而更显真实可信。

采访接近尾声时,沈墨合上笔记本,看似随意地问了一个问题:“林社长,你的坚韧和智慧,尤其是对草木生长那种近乎天赋的敏锐,让人印象深刻。冒昧问一句,你的这种特质,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吗?比如,你的父母或者祖辈,是否也从事相关行业?”

这个问题,看似寻常,却像一根针,轻轻刺中了林晚心底最柔软也最隐秘的角落。她的父母早逝,是外婆将她带大。关于父母,她的记忆很少,外婆也鲜少提及。

林晚的笑容淡了一些,语气平静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伤:“我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是外婆带大的。外婆是村里的赤脚医生,认得很多草药,会给人看病。可能……是受了她的影响吧。”

沈墨的目光微微闪动,追问道:“那你外婆……她老人家还好吗?”

“外婆几年前也过世了。”林晚垂下眼帘。

“抱歉,提起你的伤心事了。”沈墨语气诚恳,但并没有停止的意思,“那你对你父母,还有印象吗?或者,外婆有没有留下关于他们的一些……特别的东西?比如,信件,或者一些老物件?”

林晚的心猛地一跳,抬起头,直视沈墨。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普通采访的范畴,带着一种探寻的味道。她想起外婆临终前交给她的那个装着玉坠的木匣,想起外婆欲言又止的神情……

“沈记者,为什么问这个?”林晚的语气带上了警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