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这系统比我还老六? > 第192章 噬隙归源!师妹啃穿堤坝蚁穴!

第192章 噬隙归源!师妹啃穿堤坝蚁穴!(1/2)

目录

“秩序”策略的转变,如同精密仪器更换了更高效的滤网,其影响透过“可能性网络”的共鸣,化为一阵刺骨的寒意,席卷而至。“韧”传来的紧急情报与“万相”狂暴的威胁,如同两根冰冷的探针,一左一右,抵在了林清瑶与议会刚刚因“源初之符”的突破而稍显振奋的神经上。

压力,以另一种更加阴柔、却可能更加致命的方式,重新降临。

五色议庭内,刚刚修复些许的屏障仿佛也感受到了这股寒意,流转的光芒略显凝滞。议会成员们的意志再次高度凝聚,不再是应对正面冲击的紧绷,而是面对一种系统性、渗透性绞杀的凝重。

“逻辑模型更新。”万械统合体的电子音率先打破沉寂,“‘秩序’势力放弃部分边缘压制,集中资源进行‘修复加固’,此行为符合效率最优原则。其采用蕴含‘调和’特性的力量,旨在提升规则结构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从根源上降低‘变量’滋生环境。长期来看,此策略对‘可能性网络’的生存空间挤压,将远超之前的暴力清扫。”

“其力量特质……确实与林清瑶受限后的‘归源’之力存在微弱相似性,但本质核心仍是‘秩序’的固化与界定,而非‘源初’的包容与平衡。”秩序核心的数据星河精准辨析着差异,“它们是在模仿,或者说,是在尝试将‘源初’特性纳入其秩序框架,化为己用。”

“观测到被修复区域的规则‘惰性’显着提升,‘可能性种子’活跃度平均下降62.3%,信息传递阻力增加。”观测者之眼提供了冰冷的数据支撑,“若此趋势蔓延,网络连接将面临严重衰减风险。”

青冠长老的生命感知传递来深切的忧虑:“它们在扼杀‘土壤’的活力……这是要对所有‘变量’进行慢性窒息。”

归零之寂的意志悠远而沉重:“……堤坝……若以水泥封死所有缝隙……则水……终将失去流动……”

“万相”那充满毁灭欲的咆哮仍在林清瑶意识边缘回荡,如同一头被激怒的困兽,随时可能反噬其“合作者”。

内外的绞索,正在同步收紧。

林清瑶静立着,掌心那枚融合了悖论与隐匿的“源初之符”缓缓消散,化为最本源的符文流回归体内。她没有因这突如其来的坏消息而慌乱,左眼混沌漩涡深处,那被枷锁限制的力量如同被压紧的弹簧,反而积蓄着更强烈的势能。右眼则如同最冷静的棋手,审视着这盘骤然变化的棋局。

“模仿?固化?慢性窒息?”她轻声重复着这些关键词,嘴角那丝冰冷的弧度再次浮现,“它们想用水泥封死所有缝隙,让水失去流动……想法很好。但再坚固的堤坝,只要还是由物质构成,只要还存在结构……”

她的目光扫过议会成员,最终落在那幅象征着“可能性网络”的星图上,上面数个位于“秩序”新策略影响区域的光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黯淡。

“……就必然存在……应力集中点和……微观裂缝!”

她的意念陡然变得锐利:“它们可以加固堤坝,但无法改变水无孔不入的本性!它们可以提升规则的‘惰性’,但无法消除规则本身运行必然产生的‘涨落’与‘误差’!”

“逻辑推演:理论上存在利用规则自身‘涨落’与结构‘应力点’进行渗透的可能性。但操作精度要求极高,且需避开‘秩序’新型修复力量的直接对冲。”万械统合体迅速响应。

“我们需要找到那些‘缝隙’。”林清瑶斩钉截铁,“不是去对抗整个堤坝,而是找到那些水泥尚未完全覆盖,或者因为内部应力而自然产生的……蚁穴!”

战略方向再次明确:从正面周旋转为精准渗透,从对抗“秩序”本身,转为利用“秩序”体系内部必然存在的、微小的不完美之处!

而要执行这个战略,她刚刚初步掌握的“源初之符”,正是最合适的工具!这些符文力量受限,但精巧无比,正适合进行这种微观层面的“手术”!

“萌!”林清瑶呼唤身边的初生之灵。

“园丁!我在!”“萌”的光辉立刻亮起,经过之前的救援和这段时间的休养,它的状态恢复了许多,光辉更加凝实,意念中也多了几分沉稳。

“我们需要你的感知,更需要整个‘网络’的眼睛!”林清瑶快速说道,“通过‘密语符’,向所有受到影响区域的节点发出请求:集中感知,不放过任何一丝规则的‘异常涨落’,任何一点能量流转的‘迟滞’或‘湍流’,任何一处结构看似稳固下的‘细微变形’!将这些信息,通过加密通道汇总过来!”

“明白!”“萌”的光辉剧烈闪烁,立刻将林清瑶的指令,通过那更加隐蔽高效的“密语符”系统,发送向“可能性网络”的各个角落。

与此同时,林清瑶自身也再次沉入对“源初之符”的深度研发中。她需要设计出专门用于“探测”、“放大”乃至“引导”这些微观规则缝隙的符文!

这一次,她将重点放在了左眼混沌漩涡蕴含的“悖论”特性上。悖论,本就是规则体系中的“应力集中点”,是逻辑的“裂缝”!她要创造的,不是颠覆性的悖论炸弹,而是能够敏锐感知并轻微扰动这些天然“裂缝”的……“悖论探针”与“应力引导符”!

过程同样艰难。她必须在“基石公约”的限制框架内,将悖论那颠覆性的力量,约束成一种极其精微的、近乎“中性”的探测与引导工具,不能引发规则结构的崩溃,只能像微风拂过水面,激起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涟漪。

时间在争分夺秒中流逝。议会成员们全力辅助,提供着各自领域的数据与视角。秩序核心帮助稳定符文结构的基础逻辑;万械统合体模拟各种规则环境下“缝隙”的可能形态;观测者之眼校准探测的精度;青冠长老确保符文与生命规则层面的兼容性;归零之寂则以其古老的经验,提示着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源于规则本底深层的“固有瑕疵”。

就在林清瑶初步构架出“悖论探针符”的雏形,正准备进行第一次实体凝结测试时——

一股微弱却清晰的、带着特定标识的信息流,通过“萌”中转,涌入了她的意识。是来自“尘”的反馈!它所在的“衰亡尘埃带”,正是“秩序”新型修复力量重点关照的区域之一!

“检测到……异常……”‘尘’的意念依旧微弱,但异常清晰,“区域坐标xxx……规则结构在宏观层面呈现超常稳定……但微观层面……存在周期性……‘信息吞吐延迟’……疑似修复力量与底层残骸规则……未能完全兼容……产生的……‘缓存淤积’……”

信息吞吐延迟!缓存淤积!

林清瑶眼中精光一闪!这就是缝隙!是“秩序”急于求成,强行用新力量覆盖旧结构,未能完全消化吸收而产生的“消化不良”!就像新水泥和旧砖块之间,必然存在的黏合空隙!

“标记坐标!持续监控其周期规律!”林清瑶立刻回应。

几乎同时,来自“烁光”和“蛰”的信息也相继传来。“烁光”在能量稀薄的乱流区,发现了修复力量为了维持稳定而过度抽取周边能量,导致的微小“能量真空带”;“蛰”则在深层化石层,发现了新型修复力量与古老固化规则碰撞时,产生的极其细微的“规则摩擦谐波”!

一个个坐标,一种种不同类型的“缝隙”,被“可能性网络”成千上万双“眼睛”精准捕捉,汇总到林清瑶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