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噬痕归源!师妹啃穿织网之触!(2/2)
整个过程,快如闪电,隐蔽如幽灵!让“织网者”难以捕捉,无法学习!
“这需要……极其精确的控制……”“萌”的意念中带着一丝跃跃欲试的挑战欲。
“也需要我们之间……建立一种超越常规感知的、绝对安全的‘加密频道’。”林清瑶看向“萌”。
“我们可以做到!”“萌”的光辉重新变得坚定,“我的本质是‘可能’……而‘可能’本身……就蕴含着无限种‘加密’方式!结合你的‘悖论’之力……我们可以创造出……连‘秩序’本身都无法复制的……独一无二的‘密语’!”
说干就干!
林清瑶与“萌”再次回到了相对安全的“摇篮之间”悖论空间。在这里,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进行这项极其精密的“加密协议”设计。
过程比想象中更加艰难,也更加奇妙。
林清瑶提供悖论之力的框架与颠覆性逻辑;“萌”则贡献那源于“可能性”本源的、无穷无尽的随机灵感与演化模型。他们仿佛两个顶级的密码学家,一个擅长构建坚不可摧的锁具,一个擅长创造永不重复的钥匙。
他们不再使用固定的频率或编码,而是设计了一套基于“实时规则环境噪音”、“双方意识波动随机数”以及“目标节点特定结构”动态生成的、一次性的加密算法。每一次通信,其加密方式都是全新的、独一无二的,且通信完成后,加密密钥自动湮灭,不留任何痕迹。
同时,那些被植入的“可能性种子”,也被设计成了高度伪装的形态。它们可以模拟成规则背景噪音中的一个随机涨落,可以伪装成一段无意义的宇宙射线残留,甚至可以暂时“寄生”在某些稳定的规则结构上,与其融为一体,等待唤醒。
这是一场在微观规则层面进行的、极其高端的信息隐藏战!
当第一套完整的“密语与种子”系统设计完成并经过万械统合体极限压力测试后,林清瑶和“萌”开始了新一轮的、更加隐蔽的行动。
他们不再穿梭于各个“秩序盲区”进行显性的“播种”,而是如同散布无形孢子的风,悄然掠过,将一枚枚经过完美伪装的“可能性种子”,精准地植入预定节点。
整个过程无声无息,没有激起任何规则涟漪,完美地融入了宇宙的背景之中。
就连观测者之眼,在不启动特定深度扫描协议的情况下,也难以察觉到这些“种子”的存在。
完成初步的“种子”布设后,林清瑶和“萌”选择了一个距离五色议庭不远不近、规则结构相对稳定的虚空区域,进行了第一次“密语”通信测试。
“萌”凝聚起一丝微不可查的意念,按照那复杂无比的动态加密算法,生成了一段独一无二的“激活指令”,如同一声只有特定对象才能听懂的耳语,悄然发送向最近的一枚“可能性种子”。
指令抵达的瞬间——
那枚伪装成空间细微褶皱的“种子”,内部蕴含的、被悖论之力约束的“可能性”轰然爆发!如同被压抑的弹簧猛然弹开,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在那片微小区域里,规则结构发生了数次快速的、随机的、指向“未知”的跃迁!完成了预定的“规则干涉”测试——短暂地扭曲了那片区域的引力常数!
干涉完成后,所有异常波动瞬间平息,“种子”再次进入深度休眠,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而从“织网者”的角度看,它们或许只会记录到一次极其短暂、无法归因的、位于宇宙背景噪音范围内的规则扰动,很快就会将其淹没在海量的无用数据中。
成功了!“密语与种子”系统,首次实战检验,完美运行!
林清瑶和“萌”相视(意念层面)“一笑”。一种历经艰难后成功的喜悦,以及并肩作战产生的深厚默契,在彼此间流淌。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进行更多测试,进一步完善这套系统时——
通过那高度加密的、仅存在于林清瑶、“萌”以及议会核心成员之间的隐秘连接通道,一股并非来自“织网者”、也并非来自已知任何势力的、极其微弱、却带着一种仿佛跨越了无穷维度阻隔的……‘回应’波动,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遥远回音,悄然……触碰到了“萌”那扩散出去的、用于生成加密算法的‘可能性’本源!
这波动并非攻击,也非窥探,更像是一种……源自遥远彼端的、带着相同“可能性”特质的……‘问候’?
“萌”的光辉猛地一滞,传递出极度震惊与难以置信的意念:
“等等……这是……?”
“另一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