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带着截教一飞冲天 > 第500章 发展稳步向前进

第500章 发展稳步向前进(1/2)

目录

山河图上的轮廓逐渐清晰,那股节奏紊乱的震颤仍在持续。路明指尖悬在玉册上方,掌心压着未发的指令。他没有动。

片刻后,右手缓缓收回,反向推演符的光痕被一层薄灵封入玉册夹层。他不再紧盯西南干涸河床的方向,而是闭目调息,神识如水流般散开,沿着地脉延伸至北境、南岭、西漠三域边界,重新接入山河图主轴。

灵田灌溉阵法已激活。北地昨日降下小雨,农夫们按节气布阵引水,田垄间灵气蒸腾,新苗破土三寸,根系扎进温润地层。巡查使上报,玄髓晶虽仍未完全补足,但模块化阵图拆解投入使用后,缺额部分由备用灵石填补,运转稳定。

南岭冶炼坊火光通明。赤络砂提纯效率提升,新式导灵炉日夜不歇。一名老匠人带徒记录操作流程,写成《熔理要诀》初稿,通过灵碑系统传阅各坊。三处聚居点已有回应,表示愿派学徒前来轮训。结界材料短缺问题缓解,因云栈阁地下库房查出私囤痕迹,责任人已被记过,物资重新分配。

西漠旧熔炉周边立起监测碑,每百里一座,组成环形警戒网。昨夜又有一次周期性屏蔽发生,持续时间四时辰整,比前次再缩短半刻。但这一次,震动刚起,两支伪装商团便同步回传信号——有源灵石捕捉到微弱牵引波动,出口位置锁定在河床下方十七丈处。巡查队未靠近,只在外围布设追踪纹路,等待下次开启。

路明睁开眼,玉册轻震了一下。护基功勋牌兑换人数增至四十三人,其中七人来自偏远村落,曾参与自发勘探。民间协作案例增加九起,包括跨族矿源共采、工具互借、技术共享。《共济令》运行平稳,规则已嵌入日常事务。

他左手仍搭在剑柄上,右手抚过玉册表面。封印血纹微暖,三滴精血留下的共鸣印记尚在,未被触发。干扰未再扩大,说明对方仍在试探,或受限于某种条件无法频繁开启通道。此刻出手,未必能一网打尽。

他转而调出山河图全局视界。北境灵田连片成势,南岭坊市人流渐增,西漠运输线恢复通行,每日进出车辆达百余辆。工坊登记数据显示,地脉枢轴替代方案已量产三十六具,足够支撑接下来两个月的建设需求。资源流转监察司开始试运行,所有物资调度均录入闭环系统,异常流向自动标红预警。

一名巡查使传讯:西漠东南方向发现一辆无备案马车,车内藏有残损封印纹路的木箱,与此前截获的转运工具特征相似。车上无人,马匹为普通凡兽,缰绳系着一块刻有暗号的石牌。信息已录入系统,正比对过往记录。

路明未下令追查。他将这条讯息标记为“待关联”,放入暂存区。眼下重点不在抓捕几个运货人,而在确保整体节奏不受扰动。若因小失大,打乱重建部署,正中对方下怀。

他调整神识频率,切换至发展监察模式。这是新规推行后的首次全面巡览,不同于危机应对时的高强度扫描,这次更注重趋势判断与系统反馈。他关注的不再是某一处断裂,而是整个脉络是否通畅。

北境一位老农上报,今年春耕比往年提前十日完成,因新阵法省去了三次人工引灵。南岭一名年轻冶炼师提交改良建议,称可在导灵管中加入碎晶粉末,进一步减少能量损耗。西漠边境村落自发组织巡逻队,每夜轮值查看监测碑状态,并将读数上传灵碑。

这些细碎信息不断汇入中枢,经玉册筛选后浮现于山河图边缘。路明逐一查看,未作批示,仅在几处标注优化节点:北境灌溉周期可压缩;南岭技术推广需加快;西漠巡逻队应纳入功勋体系,给予基础奖励。

他知道,真正的变化不在数据,而在人心。当普通人开始主动上报、提出建议、参与守护,秩序才算真正扎根。此前的动荡并非没有代价,但至少证明了一点——新规不是高台之上的空谈,而是能落地生根的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