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将军府的账房小娘子 > 第74章 朝堂议政

第74章 朝堂议政(2/2)

目录

萧廷在一旁看着苏锦认真的样子,心中满是赞叹。她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超乎年龄的智慧。

---

“那你们对朝廷有什么要求吗?”王大人问道。

苏锦歪着小脑袋想了想,“我们希望朝廷能够给券制一个合法的地位。”

“什么意思?”

“就是承认券制的合法性,”苏锦解释道,“这样百姓用起来会更放心!”

“而且,”苏锦继续说,“我们希望能够扩大到其他地方!”

“扩大?”王大人疑惑。

“对!”苏锦用力点头,“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到券制的便利!当然,一切都要在朝廷的监管下进行!”

“这个想法很好,但需要慎重考虑。”王大人说道。

“我们理解!”苏锦连忙说,“一切都听朝廷的安排!”

---

王大人又问了很多问题,苏锦都一一回答,态度诚恳,回答详细。

“苏姑娘,”王大人最后说,“你们的券制确实很有创新性。”

“谢谢王大人夸奖!”苏锦高兴得跳起来。

“不过,”王大人继续说,“朝廷内部对此还有不同意见。”

“什么意见?”苏锦好奇地问。

“有人支持,认为这是金融创新,”王大人解释道,“但也有人反对,担心会冲击现有的货币体系。”

“那怎么办?”苏锦担心地问。

“需要进一步讨论。”王大人说道,“我会如实向朝廷汇报你们的情况和态度。”

“谢谢王大人!”苏锦感激地说,“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证明券制的价值!”

---

送走王大人后,苏锦和萧廷在院子里讨论这次会面。

夕阳西下,给院子染上了一层金色。

“感觉怎么样?”萧廷问道。

“还不错!”苏锦兴奋地说,“王大人对我们的态度还算友好!”

“是的,他问的问题都很专业,而且没有恶意。”萧廷分析道。

“而且我们的回答也很好!”苏锦得意地说,“特别是主动要求监管这一点!”

“这确实很聪明。”萧廷赞道,“化被动为主动。”

“嘿嘿!”苏锦开心地说,“这叫以退为进!”

---

“但是朝廷内部有分歧,这可能是个问题。”萧廷担心道。

“有分歧是正常的,”苏锦想了想说,“新事物总会有争议。”

“那我们怎么办?”

“继续做好自己的事!”苏锦坚定地说,“用事实证明券制的价值!”

“而且,”苏锦继续说,“我们要准备更多的材料,证明券制的好处!”

“什么材料?”萧廷问道。

“比如使用券制后,交易效率提高了多少,”苏锦掰着手指,“商业活动增加了多少,税收增加了多少!”

“这些数据确实很有说服力。”萧廷赞道。

“对!”苏锦用力点头,“数据最有说服力!”

---

“对了,”苏锦想起什么,“我们要不要主动联系支持我们的官员?”

“怎么联系?”萧廷问道。

“可以请他们来实地考察!”苏锦兴奋地说,“让他们亲眼看看券制的效果!”

“这个想法很好!”萧廷赞道,“眼见为实。”

“而且,”苏锦继续说,“我们还可以邀请一些商户来作证!”

“作证什么?”

“证明券制确实给他们带来了便利!”苏锦认真地说,“这样更有说服力!”

萧廷看着苏锦认真的样子,心中满是赞叹,“你想得真周到。”

“嘿嘿!”苏锦得意地说,“这叫全方位准备!”

---

接下来几天,苏锦忙着准备各种材料。

她整理了券制实施以来的所有数据,包括发行量、兑换量、交易量等。

她还收集了商户和百姓的反馈意见,大部分都是正面的。

“萧廷哥哥,你看这些数据!”她兴奋地说,“券制实施后,我们这里的商业活动增加了三成!”

“确实很明显。”萧廷看着数据说道。

“而且税收也增加了两成!”苏锦继续说,“这对朝廷来说是好事!”

“这些数据很有说服力。”萧廷赞道。

“嘿嘿!”苏锦开心地说,“我就知道券制是好东西!”

---

正在这时,陆在行又跑来报告。

“苏姑娘,又有朝廷的人来了!”他兴奋地说。

“又来人?”苏锦惊讶,“是谁?”

“这次来的是礼部的官员!”陆在行说道,“说是要了解券制的文化影响!”

“文化影响?”苏锦眨眨眼睛,“券制还有文化影响?”

“可能是想了解券制对社会的整体影响。”萧廷分析道。

“那我们赶紧准备!”苏锦兴奋地说,“这次要从文化角度来介绍!”

“怎么从文化角度介绍?”刘德二好奇地问。

“比如券制促进了商业文化的发展,”苏锦想了想说,“让更多人参与到商业活动中来!”

“这个角度很好!”萧廷赞道。

---

礼部的官员很快就到了。

这次来的是一个年轻的官员,看起来很有学问,举止文雅。

“在下礼部主事李大人。”他文雅地说,“听说这里有很有趣的金融创新?”

“李大人好!”苏锦连忙行礼,“欢迎您来指导!”

“不敢当,不敢当。”李大人客气地说,“我是来学习的。”

“那我给您详细介绍!”苏锦兴奋地说。

这次,苏锦从文化角度介绍券制。

“李大人,券制不仅仅是金融工具,”她认真地说,“更是文化载体!”

“怎么说?”李大人感兴趣了。

---

“您看这券上的图案,”苏锦指着券说,“我们用了传统的吉祥图案,体现了文化传承!”

“确实很精美。”李大人赞道,“这些图案很有寓意。”

“而且,券制促进了商业文化的发展,”苏锦继续说,“让更多人了解商业知识!”

“比如?”

“比如现在很多百姓都知道什么是信用,什么是契约,”苏锦兴奋地说,“这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商业素养!”

“这个观点很有意思。”李大人点头,“确实是文化层面的影响。”

“而且,”苏锦继续说,“券制还促进了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怎么促进的?”

“因为券可以在不同地方使用,所以商人更愿意到外地做生意,”苏锦解释道,“这样就促进了文化交流!”

“这个分析很深刻。”李大人赞道。

---

李大人又问了很多问题,苏锦都从文化角度回答,展现出了超乎年龄的见解。

“苏姑娘,”李大人最后说,“你对券制的理解很深刻。”

“谢谢李大人夸奖!”苏锦高兴得跳起来。

“我会向朝廷如实汇报。”李大人说道,“券制确实有很大的价值。”

“谢谢李大人!”苏锦感激地说。

送走李大人后,苏锦更加兴奋了。

“萧廷哥哥,我觉得朝廷对我们的态度在改变!”她说道。

“是的,从调查到了解,态度确实在转变。”萧廷分析道。

“我们的策略成功了!”苏锦开心地说,“现在就等朝廷的最终决定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