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商户倒戈(2/2)
“但是有条件。”苏锦说,“如果再次不合格,你就要接受三个月的观察期。”
“观察期是什么意思?”
“就是三个月内不能参与我们的采购。”苏锦解释,“三个月后,如果你能证明质量改善了,我们再考虑恢复合作。”
“那如果合格呢?”
“如果合格,我们立即从黑名单中移除你的名字。”苏锦说,“而且给你优先考虑的机会。”
王老三想了想,点头同意:“好,我接受这个条件。”
第二个申诉的商户是李四。
“苏姑娘,我是李四。”李四说,“我觉得我被误解了。”
“怎么误解了?”
“你们说我和胡致远有勾结,但是我没有。”李四说,“我只是和他做过几次生意。”
“那你有证据证明你没有勾结吗?”苏锦问。
“这个...”李四有些为难,“怎么证明没有勾结?”
“比如,你和胡致远的交易记录,是否都是正常的商业往来。”苏锦说,“有没有异常的价格或者条件。”
“我可以提供交易记录。”李四说。
“好,那你提供交易记录,我们会仔细审查。”苏锦说,“如果确实是正常往来,我们会考虑恢复你的资格。”
“那需要多长时间?”
“一般是十五天。”苏锦说,“如果情况复杂,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那这十五天我能参与采购吗?”
“不能。”苏锦摇头,“在调查期间,你暂时不能参与采购。”
李四有些失望,但还是接受了。
第三个申诉的商户是张五。
“苏姑娘,我是张五。”张五说,“我想申请重新加入。”
“你之前为什么被排除?”
“因为我的价格太高。”张五说,“但是我现在愿意降价。”
“降多少?”
“降一成。”张五说。
苏锦算了算:“降一成还是比市场价高。”
“那我再降。”张五急忙说,“降两成。”
“张五,不是价格的问题。”苏锦说,“是你的成本结构有问题。”
“什么意思?”
“你的成本太高,即使降价,利润空间也很小。”苏锦分析,“这样的话,你很难保证质量。”
“那怎么办?”
“你需要改善你的经营方式。”苏锦说,“比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那我怎么改善?”
“我们可以给你一些建议。”苏锦说,“但是需要你自己努力。”
“什么建议?”
“比如,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浪费,提高产品质量等等。”苏锦说,“我们可以安排人指导你。”
“真的?”张五很惊喜。
“但是这需要时间。”苏锦说,“我们给你三个月的改善期,三个月后再评估。”
“好,我一定努力改善。”张五坚定地说。
一天下来,苏锦接待了十几个申诉的商户。有些申诉有道理,有些申诉没道理,但苏锦都认真对待。
“苏姑娘,你这样处理,会不会太麻烦?”陆在行问。
“不麻烦。”苏锦说,“这是建立信任的过程。”
“建立信任?”
“对,让大家知道我们是公平的,是讲道理的。”苏锦说,“这样以后就会有更多人支持我们。”
“那如果有人故意捣乱怎么办?”
“那我们就要有相应的措施。”苏锦说,“比如,恶意申诉的,可以列入黑名单。”
“恶意申诉?”
“就是明知道自己有问题,还要无理取闹的。”苏锦解释,“这种人我们不能惯着。”
“那怎么判断是不是恶意申诉?”
“看证据,看态度。”苏锦说,“如果有合理的证据和诚恳的态度,我们就认真对待。如果没有证据还态度恶劣,那就是恶意申诉。”
“这个标准不错。”陆在行点头。
“而且,我们要建立档案。”苏锦继续说,“记录每个商户的申诉情况和处理结果。”
“建立档案有什么用?”
“可以作为以后评估的参考。”苏锦说,“比如,如果一个商户经常申诉,而且申诉都没道理,那我们就要小心了。”
“这个想法很好。”陆在行说,“这样可以防止有人钻空子。”
“对,制度要严密,但也要人性化。”苏锦总结道,“既要维护原则,也要给人改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