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世界的模样(2/2)
迪卡拉底点点头:“说得对。古埃及人站在尼罗河边看太阳从沙漠里升起,觉得大地肯定是平的;老祖宗在中原大地上走,看见天像个穹顶,自然就琢磨出‘天圆地方’。可后来呢?麦哲伦船队绕地球跑了一圈,证明地球是圆的;伽利略用望远镜一看,发现木星还有卫星绕着转,哪有啥宇宙中心?”
他顿了顿,看向苏拉:“你爷爷讲的盘古开天,是老辈人对世界的解释。那时候的人不懂地壳运动,不懂星系演化,就编些神话故事,把说不清的事儿弄明白点,心里踏实。”
“那科学说的就一定对吗?”苏拉小声问,“课本上去年还说冥王星是行星,今年就说不是了。”
“问得好!”迪卡拉底眼睛亮了,“科学这东西,就像个总在长大的孩子。小时候觉得糖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长大了才知道还有蛋糕、冰淇淋。它不是一下子就把世界看清楚了,是一点点摸、一点点试,错了就改,改了再试。”
他拿起搪瓷缸子喝了口茶,茶叶在水里打着旋:“张昊说世界是物质的,没错,石头桌子不会因为你不想让它硬就变软;林晓说人的念头很重要,也没错,要是没人琢磨,哪来的飞机大炮,哪能把人送上月亮?”
“那世界到底是啥样的?”王磊皱着眉,“总不能又是这又是那吧?”
“为啥不能?”迪卡拉底笑了,“就像你看一只杯子,从上面看是个圆,从侧面看是个长方形,从底下看又是个圈。你能说哪个不对?都是杯子的模样,就看你站在哪儿看。”
他走到窗边,指着外面的梧桐树:“你们看那棵树,在木匠眼里是块好木料,能打个衣柜;在画家眼里是幅画,秋天叶子黄了特别好看;在鸟儿眼里,是个能搭窝的家;在科学家眼里,是个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有机体。树还是那棵树,不一样的是看树的人。”
苏拉看着窗外,阳光穿过梧桐叶的缝隙,在地上洒下明明灭灭的光斑。她忽然想起爷爷讲盘古开天的时候,眼里闪着的光,就像此刻地上的光斑一样亮。或许爷爷不是不知道科学道理,只是觉得那样的故事更暖心吧。
“其实啊,”迪卡拉底的声音慢悠悠的,“世界的模样,一半在它自己那儿,一半在咱们眼里。你用啥心看,它就给你啥样的脸。”
下课铃响了,学生们往外走的时候,林晓拿着本诗集凑到苏拉跟前:“你看这句,‘我们看错了世界,反说世界欺骗了我们’,跟迪老师说的是不是一个意思?”
苏拉接过诗集,指尖划过书页,忽然觉得心里亮堂了好多。世界到底是咋来的好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她想带着爷爷讲故事时的温暖,也带着课本里的好奇,慢慢去看、去听、去琢磨。
秋风穿过走廊,卷着几片梧桐叶打旋儿,像是在跟刚走出教室的学生们打招呼。苏拉抬头看了看天,云在慢慢飘,阳光暖暖地落在身上,她觉得,这样的世界,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