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 > 第10章 公平的幻象

第10章 公平的幻象(2/2)

目录

“得争。”高个汉子说,“我爷爷那时候,地主把好地都占了,农民只能种山坡,后来不是争回来了?”

“可争也不一定有用。”西装男叹了口气,“我也想给你们全款,可老板不批,我一个打工的能咋办?”

“那就是制度的问题。”马克想起新闻里说的最低工资标准,说起来是保障,可总有人钻空子,“就像种地,光有好种子不行,还得有防虫子的药,有灌溉的渠。制度就是那药,那渠,得管用才行。”

调解员敲了敲桌子:“这样吧,我跟你们老板通个电话,尽量让他按原来说的标准结,你们也体谅下,少扣点,咋样?”

李师傅和工友们对视了一眼,高个汉子说:“行,看在调解员的面子上,少扣点就少扣点,总比一分没有强。”他说得无奈,却透着股没办法的妥协。

走出调解室时,太阳已经偏西,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李师傅攥着刚拿到的工资,数了又数,把几张皱巴巴的票子小心翼翼地塞进布包:“扣了三百块,够我媳妇买三天的药。”

“这就算……公平了?”小雅问。

“不算,可咱能咋办?”李师傅笑了笑,“总不能为了三百块耗着,家里还等着钱救命呢。”他拍了拍马克的肩膀,“你们读书人觉得不公平能讲道理,我们只能认栽,或者下次换个工地。”

迪卡拉底看着劳务市场渐渐散去的人群,说:“公平就像磨盘,得有人推着转,不推就生锈。今天你们争回来三百块,明天可能就有人因为你们的争,少被扣点。”

“可这磨盘也太难推了。”苏拉望着远处的高楼,“有人住高楼,有人住板房,这差距啥时候能小点儿?”

“慢慢来呗。”李师傅往公交站走,“我儿子说他长大了想当律师,专门帮我们这样的人要钱。我觉得他要是能成,这世上就能多一分公平。”

高个汉子追上他:“老李,等领了工资,咱去给孩子买个新书包,就买最贵的!”

“中!”李师傅的声音亮了不少,“再给我媳妇买只鸡,补补身子。”

两人的笑声混着风声传过来,像冬天里点着的一小堆火,不算旺,却能暖暖心。

马克看着他们的背影,忽然觉得,所谓的公平,可能不是一下子把差距抹平,而是让每个努力的人都能看到点盼头——就像李师傅的儿子想当律师,就像今天少扣的三百块,就像明天可能更好的制度。

“下回去工地,我得跟李师傅的儿子聊聊,告诉他当律师得读哪些书。”小林说。

苏拉把本子合上,阳光透过梧桐叶洒在纸上,把“公平”两个字照得亮亮的:“我觉得,只要还有人在盼,在争,这磨盘就还能转下去。”

远处的劳务市场亮起了灯,昏黄的光线下,还有几个工人在等活,影子被拉得很长,像一道道不肯低头的脊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