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 > 第5章 神秘村落的智慧

第5章 神秘村落的智慧(2/2)

目录

一个老太太颤巍巍地说:“我家的鸡下蛋少了,是不是该换点新鸡仔?”

立刻有个妇女应道:“我家的鸡孵了一窝,给你送两只去,不用还。”

马克看得直咋舌,拉着木叔问:“他们帮人干活不要钱?就白干?”

“要钱干啥?”木叔反问,“谁还没个难处?去年我家盖房,全村人都来搭把手,难道我能挨个给他们钱?”他指了指场上的人,“你帮我,我帮你,就像地里的菜,你浇我家的,我浇你家的,菜才能长得好。”

马克蹲在谷堆边,看着他们有说有笑地分活计,心里直犯嘀咕。他爹常说“无利不起早”,可这些人咋就净干些“没利”的事?难道他们不图啥?

傍晚时分,村里升起了炊烟,淡淡的蓝烟在屋顶上打个旋,慢慢散开。迪卡拉底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看着孩子们追逐打闹,老人们坐在墙根下晒太阳,忽然问身边的苏拉和马克:“你们觉得,这儿的人活得明白不?”

“明白,”苏拉抢先说,“他们啥都不贪,把日子过得稳稳的,不像城里,有的人有了钱还想要更多,最后反倒不舒坦。”

马克却皱着眉:“我觉得不明白。他们不攒钱,不置产业,万一遇上天灾咋办?就说那瘸腿的,要是没人帮他割麦子,他不得饿肚子?这日子过得太悬了。”

“悬?”迪卡拉底笑了,“城里的人攒钱置产业,就不悬了?去年南边发大水,多少有钱人家的房子被冲了,不也一样得从头来?”他指了指村里的房子,“你看这屋子,墙是土坯的,顶是草的,看着不结实,可真要是来了大风,掀了顶,全村人搭把手,三天就能盖起来。反倒是城里的大瓦房,看着结实,坏了块砖都得花钱请人修。”

苏拉忽然想起溪边的妇女说的话,接口道:“就像捶衣裳,自己动手,心里亮堂。他们自己帮自己,不用指望别人,所以心里踏实。”

“可他们就不想过好日子?”马克还是不明白,“住砖房,穿绸缎,吃细粮,这不才是好日子?”

“啥是好日子?”木叔不知啥时候走了过来,手里端着碗南瓜粥,“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肚子不饿,身边有人,这不就是好日子?”他喝了口粥,“去年冬天雪大,全村人挤在祠堂里烤火,男人们讲故事,女人们纳鞋底,孩子们在炕上打滚,那日子,不比一个人守着大空房子舒坦?”

马克没说话,低头看着地上的蚂蚁。一群蚂蚁正搬着块比它们大好几倍的麦粒,有的在前头拉,有的在后面推,还有的围着转圈,像是在鼓劲。他忽然觉得,这些蚂蚁跟村里的人有点像。

夜里,他们睡在木叔家的土炕上。窗外的虫鸣唧唧喳喳的,月亮把树影投在窗纸上,晃晃悠悠的。苏拉睡不着,小声问迪卡拉底:“先生,他们的日子这么简单,为啥还能想出那么多道理?”

“因为简单的日子里,藏着最根本的事。”迪卡拉底的声音很轻,像落在地上的月光,“就像这土炕,看着普通,却能让人睡个安稳觉;就像那南瓜馍,没啥花样,却能填饱肚子。道理也一样,不用多复杂,能让人活得踏实,就是好道理。”

第二天一早,他们要继续赶路。木叔往他们的帆布包里塞了好些南瓜馍,又给马装了袋新磨的麦麸。村口的老槐树下,好些村民来送行,那个瘸腿的汉子还拄着拐,给他们递了袋炒花生:“路上吃,顶饿。”

马车驶出村子时,苏拉回头看,见木婶还在溪边捶衣裳,木槌起落的声音,顺着风送了很远。她忽然觉得,这些人不是活得简单,是活得明白——知道啥是自己该要的,啥是不用强求的。就像那溪水,安安静静地流,却把该滋润的地方,都滋润到了。

马克赶着车,嘴里嚼着炒花生,忽然说:“我爹要是见了这儿的互助会,说不定能改改他那‘无利不起早’的念头。”

迪卡拉底笑了笑,没说话。车轱辘碾过村口的石子路,发出“咯噔咯噔”的声响,像是在数着这村落里的智慧,一个,又一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