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真有两下子(2/2)
“我家老二还说,池晚霞以后就是咱村的财神娘娘,供起来都不为过!”
大家心里明白,这回能抢在雨前收完麦子,全靠她那台轰隆作响的拖拉机。
池晚霞笑了。
“拖拉机我也没白给你们用啊?亲兄弟还得分清楚账呢。谁也别想占便宜,该给的,一分不能少。”
她清楚得很,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让好处来得不明不白。
人情归人情,账目归账目,一旦混在一起,迟早会出问题。
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最后谁都不记得欠了什么,反而容易生出嫌隙。
她要的,是明明白白的合作,而不是模糊不清的施舍。
借拖拉机的事儿,早有规矩。
每天两袋麦麸,或者两袋米糠,早就说好了。
当时还有人犹豫,觉得拿粮食换机器用不合算。
可现在回头一看,简直是捡了天大的便宜。
麦麸是磨面的,这年头没精加工机器,里头还夹着不少细粉呢。
那些细碎的面粉颗,混在麦皮之间,白白浪费实在可惜。
而在池晚霞眼里,这些东西更是宝贝。
别的村子把麦子当主食,咱们村倒好,富得流油,直接拿去喂牲口。
这话听着夸张,却也是实情。
今年风调雨顺,加上机械作业效率高,前锋村的亩产比往年高出近三成。
别的村还在为交完公粮后剩不下多少发愁,前锋村已经琢磨着要不要杀两头猪庆丰收了。
这日子,在周边十里八村,那可是响当当的“冒尖户”。
几个村长看她铁了心,也不再多嘴了。
这姑娘,看着年纪不大,做事却滴水不漏。
今日你不收钱,明日他就敢开口要免费。
与其将来扯皮,不如现在把规矩立牢。
送走这几个人,池晚霞就挨家挨户转悠起来。
今天是收尾的日子,该割的麦子早割完了,剩下的正在脱粒。
打麦机“轰隆轰隆”地响着。
老人们坐在树荫下抽烟,眯着眼看这丰收的景象。
他们说,多少年没见这么整齐的麦粒了。
麦子发了芽还能吃,可交公粮的时候,上面可不管你是因为天潮还是人偷懒。
一旦被查出芽麦比例超标,不仅会被退回来重晒,还得挨批挨训。
公社干部最看重的就是“质量达标”,你收成再多,发了芽也白搭。
更别说评先进、争红旗这些荣誉了,芽麦户连报名资格都没有。
去年就有个村因为晾晒不及时,全村被通报批评,连年节的奖状都没拿到。
所以现在每家每户都格外上心,恨不得半夜爬起来翻一遍麦子。
可前锋村压根不用担心这个。
他们有池晚霞提前联系的烘干机,有拖拉机抢时间,还有她定下的统一晾晒标准。
每家晒场都按她画的格子分区摊开,翻晒也有专人巡查。
这样一来,不仅效率高,质量更是没得说。
连公社来的技术员都夸。
“前锋村,真有两下子。”
池晚霞走到哪儿,看到的全是松了口气的笑容。
人们见她来了,有的端来凉茶,有的塞给她一把刚炒好的瓜子。
她也不推辞,笑着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