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好苗子呀!(2/2)
鬼知道他有多紧张!
若非图书馆当中的书都随他心念而动,再加上苦读了这么多时日,对所有内容已经极其熟悉,否则他也答不了这么流畅。
刘青阳正准备结束考教的时候,突然心念一动,好奇地问道。
“可曾接触过经史子集?”
“还来?”
沈临有些愕然。
他只能够硬着头皮说道:“背过《大学》、《论语》。”
听到沈临说背过《大学》《论语》,眼中兴趣更浓。
他原本以为沈临只是蒙学扎实,没想到竟已开始接触经书,这已远超蒙学的范畴。
刘青阳捻须微一沉吟,缓声道:“第一题,考你记诵根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后为何?”
这是《大学》开篇,乃是蒙学之后必读的经学根基。
沈临心中稍定,不假思索,从容接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刘青阳轻轻呼出一口气,有些见才心喜。
他本以为又是一个塞进来的关系户,一无是处,像头蠢驴。
没想到还真给了他一个惊喜。
他的再次问道:《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为何,四十为何,五十又何如?”
这是《论语》中最为人熟知的篇章之一,沈临不假思索,流畅接道:
“回先生,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刘青阳点点头,他立刻加深难度,进入了解经的环节:“那么,依你之见,这三十而立,所立者究竟为何?是立身、立业,还是立学?”
这个问题开放而深刻,历代学者亦有不同侧重,沈临凝神思索片刻,结合自身感悟答道:
“学生以为,孔子所言立,应是立身处世之根本,不仅是学业有成,家室稳定,更是指确立了稳固的价值观和人生原则,心有所主,不为外物所动摇,故而能接续不惑与知天命。”
沈临虽然稚嫩,但答起题来,却胸有成竹,没有丝毫的胆怯。
刘青阳顿时都有些坐不住了,看来又是一个好苗子啊!
越是这样,他越想试一试沈临的极限在何处?
于是,他抛出了一个更为冷僻刁钻的问题,一个远超普通蒙童乃至一般学子的知识范围:
“很好,见解精到,那我再问你一题,《论语·阳货》篇中,孔子有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此语人尽皆知。
然而,与此句观点截然相反,主张人性有天生善恶之分的,乃是另一位儒家先贤,你可知此人是谁?其核心主张为何?”
此问一出,沈临顿时怔住了。
不是吧?
一个入学考试,考这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