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 > 第115章

第115章(2/2)

目录

“若真有这般小人,正好借机清理门户!”

正说话间,武关内忽然传来太监尖细的嗓音:

“天子驾到——”

孙坚当即振臂高呼:

“诸将随我迎驾!”

众将士闻令而动,列队相迎。

秦鸣负手而立,目光越过众人,落在后方——

他不在乎天子,只在意那位毒士贾诩。

这位谋士,终于来了!

185章初会毒士,志同道合,贾诩归心

“臣孙坚,拜见陛下!”

武关外空地上,黑压压的甲士簇拥着天子车驾。

孙坚单膝跪地,声如洪钟:

“臣救驾来迟,请陛下责罚!”

身后众将齐声喝道:

“末将救驾来迟,请陛下责罚!”

铁甲铿锵,众将跪伏,场面肃穆非常。

(同一时刻,在精心布置的场景中,远方数万将士齐声高呼:

臣等救驾来迟,望陛下赦罪!

声浪如潮,在山谷间回荡,震得车驾上的刘协与群臣目瞪口呆。

放眼望去,山道上密密麻麻站满的,竟是孙坚麾下的将士?

刘协虽见过不少军队,但多是溃逃时匆匆一瞥。此刻亲眼目睹这军容之盛,心中震撼难以言表。

这些......都是孙将军的部众?少年的声音带着颤抖。

孙坚抱拳朗声道:正是!此乃臣为勤王所率精锐。此外荆、扬、豫三州尚有数十万将士枕戈待旦,定能护陛下周全!

每字每句都掷地有声,震得群臣心神激荡。数十万大军!自讨董至今不过短短时日,孙坚竟已壮大如斯?

刘协想起董卓、李傕等人的跋扈,再对比眼前忠勇之师,不由泪湿衣襟:将军真社稷之臣!有卿等在,何愁汉室不兴,天下不平?听闻将军千里驰援,实在辛苦了。

孙坚亦虎目含泪:昔年臣率五千弱旅北上讨贼,因粮草不济与陛下失之交臂,致陛下蒙尘至今。请陛下降罪!

将军何罪之有!刘协急扶其臂。这双布满茧子的手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安稳。

二人执手相谈,一派君臣相得之景。四周群臣纷纷拭泪,真假难辨间,场面甚是感人。

唯有边缘处的贾诩冷眼旁观。他看得分明,孙坚字字忠君,实则暗含威慑。与董卓所为本质相同,却更懂得给皇帝留足颜面——将刀剑藏在了锦绣之下。

(这个孙将军真有本事!

正当他想得出神,旁边突然有人低声道:

大家都在哭,大人怎么不装装样子?

贾诩猛然转头。

身旁不知何时站了个高他半头的年轻人,正若无其事地望着前方。

贾诩心头一惊,脸上堆笑道:

我天生五官不正,心里在哭,脸上却显不出来。

说着拱手问道:阁下是?

秦鸣淡然道:

看您也是朝中重臣,怎么不懂礼数?问人姓名前不该先自报家门吗?

贾诩苦笑:在下贾诩贾文和,敢问阁下?

秦鸣这才露出一丝笑意。

满朝老臣里,贾诩实在太不起眼。

要不是看他站在最后排,神情冷淡,还真认不出来。

确认身份后,秦鸣拱手道:

在下秦鸣,字子若,见过贾先生。

秦鸣?

饶是贾诩向来沉稳,也不禁瞳孔一缩。

眼前这人竟是孙坚的军师秦鸣?

他为何亲自来找我?

贾诩心中闪过无数疑问。

既然来见天子,为何先找我这老头?

难道是怪我没哭?

他连忙躬身行礼:小人见过秦大人!

幸好众人注意力都在前方,没人注意他们。

秦鸣赶紧搀扶:贾公太见外了!

您是朝中尚书,我不过是个别驾,哪当得起大人二字?

说着微笑道:这次多亏您相助,我军才能迎回天子。

我是专程来道谢的。

贾诩闻言浑身一震,难以置信地望向秦鸣。

他竟知道我是幕后主使?

还知道我帮李傕对抗曹操?

怎么会这样?

他明明已经足够低调。

为何这远隔千里的青年竟知晓我的名讳?

他究竟从何处洞悉我所行之事?

莫非军中暗藏孙坚细作?

是了!

李儒似乎正是命丧此人之手。

那他此刻意欲何为?

当真仅为道谢而来?

抑或暗含胁迫之意?

思及此处,纵是深谙谋略的贾诩也不禁心头剧震。

因揣摩不透秦鸣的心思,他竟罕见地失了方寸。

但面对这般洞若观火的人物,贾诩心知避无可避。

沉默片刻后终是涩然开口:

素闻孙将军帐下有秦子若,足不出户可料天下事。

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在下所为不过苟全性命,当不得功劳,亦不敢受谢。

若大人执意相谢,在下愧领。除此之外,可还有要事?

见贾诩如此直截了当,秦鸣眼中笑意更浓。

与聪明人交谈便是这般痛快,无需曲折迂回。

既然对方已挑明,他便也开门见山:

确有一事相询——贾公南渡之后作何打算?

可愿入我麾下效力?

此言一出,贾诩顿觉如芒在背。

此问凶险异常!

因他全然不知秦鸣的真实意图。

若对方是心胸狭隘之辈,闻其出仕之意恐会立下**。

若是求贤若渴之人,听其隐居之志反生猜疑之心。

权衡再三,他索性咬牙直言:

老夫年逾不惑,唯愿乱世偷生。不知大人可有指教?

秦鸣闻言朗声笑道:

指教不敢当。唯望先生入我幕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