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1/2)
黄忠望着他的背影笑道:
\"这小子倒识大体,为报军情竟忍到现在。\"
\"确是块好材料。\"刘磐接口道,突然眯起眼睛:\"等等...他这是要去哪儿?\"
眼见徐盛的马匹渐行渐远,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
刘磐脸色骤变:\"军中汉子哪来这般扭捏!\"
正要策马查看,黄忠已抢先喝道:\"徐盛!就近解决!\"
话音未落,前方人影突然催马狂奔。
\"怎么回事?\"刘磐一时愕然。
黄忠已拔刀追出:\"小贼休走!\"
电光火石间,刘磐猛然惊醒:\"快回来!这是圈套!\"
后方树林突然爆出怒吼:\"放箭!\"
数十步外冒出整排弩手,箭雨瞬间笼罩河岸。刘磐根本不及闪避,连中数箭坠马。
黄忠回头见状肝胆俱裂——这竟是埋伏!
\"撤!全军撤退!\"
(话音未落,整片密林骤然杀声震天。
\"冲!\"
\"跟我杀过去!\"
只见无数敌军铁骑从四面八方涌来,阵中忽有一员白袍骁将策马挺枪,如闪电般掠出,声若雷霆:
\"黄忠老贼休逃,常山赵子龙来也!\"
黄忠急忙催马迎战,未及交锋,又见黑铁塔般的典韦横戟杀出:
\"老匹夫还不速速投降!\"
转眼间,孙策亦单骑杀至。
眼见三大猛将呈合围之势,黄忠顿觉不妙。
敌军这是唱的哪出?
设伏不够,竟还专为他摆下这般阵仗?
他不过偏师将领,何至如此!
然刀锋已至,只得挥刀鏖战。三人枪戟齐出,激斗间火星四溅......
171章劝降高手·黄忠归顺·戏志才南征
\"主公,军师,末将等幸不辱命!已破敌擒获黄忠!\"
江陵郡守府内,得胜归来的将士们铠甲未卸。
孙坚与秦鸣端坐上首,刘晔、秦松等谋士分立左右。赵云上前抱拳:
\"此战全赖军师妙计。我军埋伏阳水北岸,文向诱敌深入,周泰将军一箭毙了刘磐。\"
\"黄忠被围无力指挥,敌兵不到半个时辰便缴械投降。\"
\"此役斩首千余,俘获一万五千,余者溃散,仅追回千人。\"
\"恐误大事,故先行班师。\"
\"好!\"孙坚捋须朗笑,\"子龙、国藩又立新功!\"
堂下众人含笑不语。如今孙坚军势如虹,这等小胜已难起波澜。
待褒奖过诸将,孙坚忽饶有兴致道:\"子龙,那黄忠武艺究竟如何?\"
比起战果,他更在意这位被军师点名围擒的老将。
良将难求!当初秦鸣设计时特地强调:非集众人之力不可擒之。
这等评价,怎能不教人期待?
六九六
秦鸣侧耳倾听,目光也随之转向堂中。
\"四三三\"阵前,孙坚目光灼灼望向赵云。
白袍将领抱拳禀道:
\"主公明鉴,那黄忠武艺恐怕不逊吕布!\"
\"堪比吕奉先?\"
孙坚虎目圆睁:
\"竟有这等人物?\"
四下文武闻言俱惊。
自虎牢关一役后,吕布勇武之名早已传遍九州。
若黄忠真能与吕布比肩,为何只在刘磐帐下做个偏将?
见主君狐疑,赵云与典韦对视苦笑。
初闻秦鸣计策时,二人尚存疑虑。
直至与黄忠交锋,方知这荆州无名老将实乃绝顶高手!
即便三人合围,亦鏖战数十回合才将其拿下。
典韦踏前抱拳:
\"主公明察,此人确与吕布不相上下!\"
\"刀法浑厚老辣,力贯千钧,实乃当世虎将!\"
\"虽不知为何明珠蒙尘,但其武艺令末将心服!\"
\"好一位虎将!\"
孙坚眼中精光暴涨:
\"还不快请黄将军上堂?\"
赵云转身传令:
\"带黄汉升!\"
不多时,几名甲士押着五花大绑的老将进殿。
卸甲去盔的黄忠须发凌乱,却仍挺直腰背行礼:
\"败将黄忠,拜见孙讨虏。\"
这般恭谨态度令孙坚暗喜。
较之当年甘宁降时的桀骜,眼前老将可谓知礼。
孙坚急步上前:
\"岂可如此怠慢虎将?速速解绑!\"
满堂愕然。
黄忠亦瞳孔微缩——原以为要受折辱,未料竟得礼遇?
席间秦鸣含笑颔首。
看来主公驾驭豪杰的手段愈发纯熟了。
不过恩威须得并施,遂向刘晔递去眼色。
刘晔会意进谏:
\"主公三思!\"
\"此獠勇冠三军,若松绑暴起,恐伤龙体!\"
秦松、陈端即刻附和:
\"请主公以安危为重!\"
“此人乃敌军大将,岂能随意解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