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凡人寻道 > 第23章 冬之闭藏·蓄力炼筋骨

第23章 冬之闭藏·蓄力炼筋骨(2/2)

目录

“剑者,百兵之君。”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金石般的质感,“其形中正,其性刚直,亦不乏飘逸。练剑,重意不重力,重势不重招。”

“混元者,天地未开,元气未分之势。”谷主以树枝代剑,边演练边传出声音,“练此剑法,先练意。意如混沌,包罗万象,无形无质,却又蕴含一切可能。意到则气到,你的内息需随剑意而动,如臂使指;气到则剑到,届时剑招自然而生,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

演示完后,谷主转身看向李寻:“你可有不明白之处?”

李寻心中剧震,连忙跪下道:“谢谷主传剑之恩,李寻均已记下。”

谷主欣慰一声“果然有些天分。”转瞬又严肃抬手虚扶:“起来。记住,此事需绝对隐秘。你只能在晚上或者无人的情况下偷偷修炼,对外亦不能说是由我传授,只可自行体悟,或可向赵师傅请教根基之理,明白吗?”

李寻重重叩首:“弟子明白!定谨守秘密,不负谷主厚望!”

那一夜,李寻如饥似渴地记忆、理解,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自此,他的深夜多了项雷打不动的功课——于无人处,按照谷主所授,秘密修炼《混元剑经。

除了剑法根基,赵铁匠也开始指导李寻练习腿法。他常说:“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下盘的稳固与灵活,是一切武技的基石。他让李寻在厚厚的积雪中进行各种踢腿、跳跃的训练。积雪的阻力极大地增加了难度,每一次抬腿、每一次落地,都需要调动更多的腰腹和腿部力量,这对下盘的力量、平衡和抗寒能力是极好的锻炼。起初,李寻在雪中动作笨拙,时常失去平衡摔倒在雪堆里,弄得浑身湿透,但他毫不气馁,一次次爬起,继续练习。渐渐地,他的步伐在雪地上变得轻盈而稳健,腿风扫过,能带起一片雪雾。

而在孙婆婆那间炉火总是烧得旺旺的、药香弥漫的屋子里,则是另一番温暖如春的景象。孙婆婆认为,冬主肾,主藏精,正是潜心学习、厚积薄发的好时节。她指导李寻利用冬日闲暇,系统研读《黄帝内经》的《素问》部分。

于是,在屋内炉火温暖,茶香与药香交织的氛围中,李寻埋首于泛黄的古籍之中,沉浸在古老的智慧里,跟随孙婆婆的讲解,深入理解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中医核心理论。他发现,这些医道至理,与武学之道有着惊人的相通之处。阴阳平衡对应于武学的刚柔并济;五脏六腑的功能与内息的修炼息息相关;经络的运行更是内功心法的基础。医理与武理在他的脑海中彻底融会贯通,相互印证,使他对于自身修炼的道路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认识。

孙婆婆还教导李寻学习制作药浴包。他们一起挑选艾叶、红花、桂枝、干姜等具有温经通络、驱寒活血功效的药材,按比例研磨、配伍,制成一个个药包。在寒冷的夜晚,用大锅熬煮成浓郁的药汤,用来泡脚沐浴。滚烫的药力透过皮肤渗入经络骨骼,驱散一日修行积累的寒湿与疲惫,强健筋骨,温养元气,让他第二天又能精神饱满地投入新的修炼。

冬夜漫长,风雪时常在窗外呼啸。这样的夜晚,李寻常与赵铁匠围炉夜话。炉火上或许煨着一壶粗茶,或许烤着几颗栗子。赵铁匠话语不多,但偶尔提及当年军旅生涯的片段,或是信口点评江湖上几种知名武功的优劣,虽只是只言片语,却往往蕴含着宝贵的实战经验和独到眼光,都让李寻受益匪浅。更多的时候,师徒二人只是静静地坐着,听着柴火噼啪作响,感受着彼此之间那份无需言说的师徒之情在静默中流淌。窗外风雪呼啸,屋内却温暖如春,这温暖,不仅来自炉火,更来自这份日益深厚的、如同这冬日大地般沉静而坚实的情感羁绊。

在这个万物闭藏的冬季,李寻如同一条潜龙,在冰雪之下默默积蓄着力量。他的筋骨在严寒与药浴中变得更加强韧,他的内息在站桩与心法修炼中愈发浑厚精纯,他对剑理、医理、武道的理解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为来年春天的勃发,做着最充分的准备。冬之闭藏,非是停滞,而是为了更深远地蕴劲,更深刻地领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