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凡人寻道 > 第12章 以工换食

第12章 以工换食(2/2)

目录

赵铁匠停下锤子,用搭在脖子上的汗巾擦了擦脸,那双锐利的眼睛上下打量了李寻一番,尤其是他那条刚刚痊愈的腿,声音低沉:“伤好了?”

“托孙婆婆的福,已无大碍。”

“嗯。”赵铁匠言简意赅,指了指角落一堆需要劈砍的木柴,“先把那些柴劈了,大小要均匀,适合灶膛。劈完再去溪边挑水,把那边那口大缸挑满。”他又指了指铺子后面一块需要清理的杂草丛生的空地,“完了再把那块地收拾出来,准备种点菜。”

任务不轻,尤其是对一个伤愈不久的少年。但李寻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应道:“是,赵大叔!”

他走到柴堆前,拿起那把有些沉重的斧头。若是以前,劈这么多柴肯定会让他气喘吁吁。但此刻,他深吸一口气,默默运转内息,气息沉入腰腹,然后挥动斧头。咔嚓!木柴应声而裂,切口平整。他调整呼吸,将吐纳的节奏与劈砍的动作结合起来,一斧一斧,不急不躁。虽然依旧会流汗,但气息悠长,并不觉得十分疲惫。

劈完柴,他又挑起两个大木桶去溪边打水。装满水后,他再次运用气息,稳住下盘,腰腹发力,将水稳稳挑起。来回十几趟,将那个半人高的大缸挑得满满当当,水面几乎与缸沿平齐。

最后是清理荒地。他用锄头刨去杂草,捡走石块,将土地翻得松软平整。整个过程,他始终埋头苦干,没有丝毫偷懒抱怨。

赵铁匠虽然一直在打铁,但眼角的余光却始终关注着李寻。见他干活不仅卖力,而且似乎颇有章法,气息沉稳,效率远超寻常少年,眼中不禁闪过一丝讶异。尤其是挑水时那沉稳的下盘和清理荒地时那股专注的劲头,绝不像个普通逃难的孩子。

傍晚时分,李寻终于完成了所有工作,虽然浑身被汗水湿透,沾满泥土,但精神却很好。他走到赵铁匠面前,恭敬地说:“赵大叔,活都干完了。”

赵铁匠看了一眼劈得整整齐齐的柴堆,满得快要溢出的水缸,和那片平整好的菜地,点了点头,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语气缓和了些:“嗯。明天早上过来,继续。”

“是!”

从那天起,李寻开始了在隐谷“以工换食”的生活。每天清晨,他第一个来到铁匠铺,打扫院子,准备炭火。白天,他不仅完成赵铁匠指派的各种重活累活,还主动帮谷中其他人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帮年迈的农户收割粮食,帮带孩子的妇人担水劈柴。他勤恳踏实,任劳任怨,且待人接物谦逊有礼。

渐渐地,谷中居民看待他的目光,从最初的警惕和好奇,变成了接纳和认可。人们开始亲切地叫他“小李”或“寻娃子”,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也会给他留上一份。孩子们也喜欢围着他,听他讲些山外的见闻,当然,李寻只挑些不那么残酷的故事讲。

李寻用自己的汗水和真诚,一步步融入了这个乱世中的桃花源。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宁,也对传授他技艺、给予他温暖的谷中众人,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感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