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总裁大人,请收起你的职场PUA > 第22章 竞标风云,当众维护

第22章 竞标风云,当众维护(1/2)

目录

星河湾项目竞标会现场,气氛庄重而紧张。巨大的环形会议桌前,坐着神色严肃的评审专家,以及几家实力雄厚的竞标方代表。顾氏集团与哲阅资本,作为最受关注的两大对手,分列两侧,泾渭分明。

顾夜琛一身挺括的深色西装,面容冷峻,气场强大。林薇坐在他身侧稍后的位置,穿着简洁利落的职业套装,妆容淡雅,神情专注而沉静。她能感受到对面沈哲投来的、带着审视与复杂意味的目光,也能感受到己方团队内部残余的、对她能力的最后一丝疑虑。

顾夜琛作为主陈述人,首先上台。他逻辑清晰,气势磅礴,将顾氏集团的实力、对项目的整体规划以及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阐述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商业帝国掌舵人的魄力与视野。

然而,轮到哲阅资本陈述时,沈哲显然有备而来。他没有过多强调传统优势,而是将矛头直指顾氏方案的“情感连接”核心。

“诸位专家,”沈哲站在台上,风度翩翩,言辞却犀利如刀,“顾氏提出的‘情感连接’概念,听起来很美,但本质上是一种无法量化、风险极高的浪漫主义空想。商业地产,尤其是如此规模的城市地标,需要的是严谨的财务模型、可预见的经济回报和成熟可靠的运营体系,而不是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情感’之上。将如此重大的项目,建立在这样一个未经市场验证、甚至可能因为‘情感’偏差而导致巨大运营风险的概念上,是否是对公共资源和投资方极大的不负责任?”

他的话语极具煽动性,瞬间将顾氏方案推到了“华而不实”、“风险巨大”的审判席上。几位评审交头接耳,频频点头,显然被沈哲说动了。

顾氏团队这边,几个保守派成员脸色难看,甚至有人暗暗瞪了林薇一眼,仿佛在说“看吧,都是你惹的祸”。

压力,如同实质般压向即将上台的林薇。

顾夜琛放在桌下的手微微收紧,但他面色不变,只是侧头,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对林薇说:“稳住,按准备的来。”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奇异地安抚了林薇内心最后的一丝波澜。她深吸一口气,在主持人念到她名字时,从容起身,走向演讲台。

聚光灯下,她的身影显得有些单薄,但脊背挺得笔直。她没有立刻开口,而是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沈哲身上,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姿态不卑不亢。

“感谢沈总的质疑。”她开口,声音清越,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会场,“正是这些质疑,让我们有机会更深入地阐述,‘情感连接’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严谨数据逻辑和人性洞察基础上的、可落地、可衡量的核心战略。”

她没有回避问题,而是直接接下了沈哲抛出的挑战。

接着,她切换ppt,屏幕上不再是枯燥的数据图表,而是一系列生动鲜活的用户场景模拟、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情感需求图谱、以及将情感触点转化为具体设计语言和运营指标的量化模型。

“我们认为,未来的商业空间,不仅仅是交易的场所,更是生活的延伸,是情感的容器。”林薇的声音带着一种沉静的感染力,“所谓的‘情感连接’,体现在空间如何回应人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比如,我们设计的‘社区共享客厅’,并非简单的公共区域,而是通过定期主题沙龙、技能交换市集、亲子互动工坊等运营,构建邻里社交网络,提升用户粘性和归属感——这份归属感,可以直接转化为租赁稳定性、商业流量和品牌美誉度,这些,都是可以量化的经济指标。”

她引经据典,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和现代营销学理论,将一个个看似感性的概念,拆解成清晰的设计导则、运营策略和财务测算。她的逻辑严密,数据支撑有力,语言精准而富有画面感,完全颠覆了之前沈哲塑造的“空想”印象。

会场里鸦雀无声,评审们的眼神从怀疑逐渐转变为专注和欣赏。

然而,就在林薇的陈述接近尾声,效果显着之际,哲阅资本席位上一名副总突然举手示意,得到允许后,他站起身,语气尖锐地提问:

“林秘书的陈述非常精彩。但据我们所知,您之前曾深陷商业泄密风波,虽然后来澄清,但难免让人对您接触核心机密的资格,以及顾氏内部信息安全管理能力产生担忧。请问,您如何保证,您今天所阐述的这些‘创新’理念,不会重蹈覆辙?我们又该如何相信,顾氏有能力确保项目核心构思的安全?”

这个问题极其恶毒阴险!它不再针对方案本身,而是直接进行人身攻击,试图用尚未完全消散的谣言来抹黑林薇个人,并打击顾氏的公司信誉!

全场哗然!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在林薇身上,有同情,有看好戏,也有深深的怀疑。

林薇握着翻页笔的手指微微泛白,血液仿佛瞬间冲上头顶,又迅速冷却。她可以应对专业的质疑,但这种纯粹泼脏水式的攻击,让她感到一阵恶心和愤怒。

她正准备开口反击,一个冷冽低沉的声音却抢先一步,响彻整个会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压迫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