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烽火锻山河 > 第230章 测试冬季武器性能

第230章 测试冬季武器性能(2/2)

目录

“防冻润滑油我们没有现成的,怎么办?”陈婉儿问道。

“我们可以自己制作简易的防冻润滑油。”吴天浩说,“用动物油(比如猪油)和煤油按3:1的比例混合,再加入少量的石墨粉,这样制成的润滑油在低温下不容易凝固,能起到润滑作用。”

“好!吴师傅,你负责制作防冻润滑油,然后对掷弹筒的击发装置进行改造和润滑。”李铮说。

“轻机枪枪管变形的问题,可以通过改进枪管的热处理工艺,增强枪管的强度和耐低温性能。”徐小眼补充道,“同时,我们可以在枪管外加装一个简易的保温套,用羊毛制作,减少枪管在低温下的热量散失,防止热胀冷缩不均匀导致变形。”

“手榴弹引信延迟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引信内的火药在低温下燃烧速度变慢。”陈婉儿说,“我们可以在引信内添加少量的硝酸钾,加快火药的燃烧速度,确保引信能正常工作。”

解决方案确定后,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徐小眼带领技工们,优化了撞针和枪管的热处理工艺——将撞针的淬火温度从850℃降至800℃,回火温度从250℃升至300℃;将枪管的淬火温度从900℃降至850℃,回火温度从300℃升至350℃。重新加工的撞针和枪管,在低温下进行测试,撞针的韧性明显增强,连续击发200次都没有出现弯曲或断裂的情况;枪管的耐低温性能也大幅提升,连续射击100发后,没有出现变形。

吴天浩则带领技工们制作防冻润滑油。他们先将猪油加热融化,然后加入煤油和石墨粉,搅拌均匀,制成了简易的防冻润滑油。接着,他们将掷弹筒的击发装置拆开,在弹簧和零件表面涂抹上防冻润滑油,重新组装后进行测试——击发装置的灵敏度明显提升,和常温下的性能几乎一样,再也没有出现卡顿的情况。

徐小眼还为轻机枪制作了羊毛保温套,套在枪管外,减少了枪管在低温下的热量散失。测试结果显示,加装保温套的轻机枪,连续射击150发后,枪管没有出现变形,射击精度也保持稳定。

陈婉儿则在手榴弹引信内添加了少量的硝酸钾,经过测试,引信的燃烧速度恢复正常,爆炸延迟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经过一周的努力,所有冬季武器故障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李铮再次组织测试,在-10℃的低温环境下,步枪、轻机枪、掷弹筒和手榴弹的性能都保持稳定,没有出现任何故障。

“太好了!问题都解决了!”李铮看着测试结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立刻组织人员,将改进后的武器和防冻润滑油、羊毛保温套等物资,分批运往前线。同时,他还制作了详细的冬季武器使用手册,指导战士们如何在低温环境下保养和使用武器,确保武器能发挥最佳性能。

前线的战士们收到改进后的武器和物资,都兴奋不已。三营的一名掷弹筒手,用添加了防冻润滑油的掷弹筒,在战斗中精准打击了日军的火力点,他激动地说:“这掷弹筒在低温下比之前好用多了,击发灵敏,打得又准,真是太感谢军工车间的同志们了!”

李铮站在车间里,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解决冬季武器故障问题,不仅能提升前线战士的战斗力,更能为冬季反扫荡战斗的胜利提供有力保障。只要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武器性能,就一定能帮助战士们在寒冬中战胜日本侵略者,迎来抗战胜利的曙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