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 > 第118章 协作进攻爱印

第118章 协作进攻爱印(2/2)

目录

“坦克连,从左翼迂回,寻找射界,打击高地侧翼!”

“步兵一营,从右翼树林渗透,吸引敌人注意力!”

炮火再次咆哮,炮弹准确地砸在“落鹰坡”反斜面,果然引发了日军弹药箱的殉爆,冲天的火光和接连不断的二次爆炸声,瞬间动摇了日军的防御核心。

几乎同时,迂回至西侧山腰的三辆“谢尔曼”坦克用主炮和同轴机枪开始猛烈敲打日军侧翼火力点,成功吸引了阵地中部残存的重机枪火力。子弹打在坦克装甲上当当作响,火星四溅。

“就是现在!冲啊!”正面指挥进攻的一连长嘶吼着吹响了哨子。

刹那间,匍匐在山脚进攻出发线的步兵们一跃而起,以娴熟的三三制队形向山坡发起决死冲击。日军虽遭重创,抵抗仍极凶猛,残存的机枪从隐蔽的射孔中喷出火舌,子弹贴着头皮飞过,不断有士兵中弹倒地。

面对一个仍在喷吐火舌的坚固暗堡,爆破手李二娃和两名战友在机枪组的掩护下,利用弹坑交替跃进。在离暗堡三十米处,一名战友被掷弹筒炸倒。李二娃毫不犹豫地抱起爆破筒,一个翻滚躲过扫射,猛地冲到射孔下方,拉燃导火索,将爆破筒狠狠塞了进去,随即翻身滚下山坡。一声闷响,暗堡彻底哑火。

另一处利用天然岩洞构筑的火力点极为刁钻,手榴弹和步枪难以企及。火焰兵赵大刚在盾牌手(手持加厚钢板临时充当护盾的士兵)的掩护下,匍匐接近到有效射程。一条炽热的火龙呼啸着灌入洞中,凄厉的惨叫声瞬间响起,洞口冒出滚滚黑烟和焦糊的气味。

在冲击主阵地的最后一段陡坡时,步兵们集中投出密集的手榴弹。手榴弹像冰雹一样落在日军战壕前沿,爆炸的硝烟和破片形成一道死亡帷幕,压制得日军无法抬头。利用这宝贵的几秒钟,先锋班挺着刺刀,怒吼着冲入了战壕。

战壕内空间狭窄,爆发了残酷的近身搏杀。老兵刘黑子用冲锋枪扫倒两个迎面撞见的日本兵后,直接与一名日军曹长展开刺刀见红。刺刀磕碰的金属声、士兵的怒吼与伤员的哀嚎交织在一起,每一秒都惊心动魄。

山坡上杀声震天,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伴随着鲜血。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泰山”团的旗帜,终于插上了“落鹰坡”的主峰。这场胜利,是炮兵、坦克兵和步兵用钢铁、烈火与血肉共同铸就的。

经过数小时的血战,“落鹰坡”高地终于被“泰山”团攻克。此战有效地吸引了爱印地区日军主力的注意力,并将其牢牢牵制在正面战场。

就在“泰山”团与日军正面鏖战的同时,“利刃”师的敌后行动取得了显着效果。

一支特战分队成功渗透至爱印与腊戌之间的一个日军小型补给站,夜间发起突袭,用无声武器解决哨兵后,安放炸药,将站内存放的弹药、粮食和燃料炸毁,切断了爱印日军的一部分补给来源。

另一支分队袭击了一支日军通信小队,截获了部分电文,并破坏了电话线路,导致爱印日军指挥部与腊戌上级的联系时断时续,加剧了其混乱。

还有化装成当地人的侦察兵,将爱印日军兵力部署、工事弱点等重要情报源源不断传回。

更妙的是,一支“利刃”师的精锐连队,长途跋涉,竟然出现在爱印守军侧后一道认为不可能通过的天险附近,并成功进行了一次伴攻。虽然规模不大,但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震撼,使其误以为中国军队主力已完成深远迂回,恐慌情绪蔓延。

正面“泰山”团的稳步推进和侧后“利刃”师的频繁破袭、伴攻,使得爱印地区的日军指挥官完全陷入了判断混乱。他无法确定中国军队的主攻方向究竟在哪里,更担心后路被彻底切断。于是,他既不敢将兵力全部投入正面阻击,又不得不抽调部分力量去应付后方“出现”的威胁,甚至多次向腊戌求援。

而这,正是李锦和两位军长所期望看到的。腊戌的日军指挥部也确实受到了干扰,不得不分兵关注爱印方向的“战事”,从而削弱了应对来自新维方向主要威胁的能力。

“泰山”团在达成牵制目标,并给予爱印日军一定杀伤后,并未强行攻击其核心阵地,而是根据预定计划,转入防御态势,巩固既得阵地,与日军形成对峙。而“利刃”师在完成破袭和迷惑任务后,也悄然收拢部队,伺机撤回。

爱印方向的攻势,虽然未能一举攻占该地,但完美地实现了其战略佯动和牵制的主要目标。它成功吸引了部分腊戌日军的注意力,扰乱了其部署,并为新维主攻方向的中国军队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当腊戌城下的总攻即将开始时,李锦对孙立人和周卫国此次的策应作战给予了高度评价:“你们在爱印方向打得好!虚虚实实,让敌人摸不着头脑,有力地配合了主攻方向的准备。现在,是时候把全部力量,集中到腊戌这个最后的目标上了!”

新一军和新三军在爱印方向的联合行动,如同一曲精彩的协奏,为主攻腊戌的磅礴交响乐,奏响了有力的前奏。全军的目光,此刻都聚焦于那座即将迎来最终决战的城市——腊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