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随枣会战(2/2)
五月初,日军南翼锋芒终于撞上大洪山铁壁。第13师团前锋联队以九二式步兵炮猛烈开道,掩护步兵潮水般涌向长寿店外围阵地。守军依托预设工事,放敌近至百米内才骤然开火!G34机枪特有的“撕布”声瞬间撕裂山谷,密集弹雨将日军冲锋队形割倒一片。日军步兵悍不畏死,在军官战刀驱赶下发起“猪突”冲锋,却在反坦克壕与雷区前血肉横飞。
“毒气!黄烟!”观察哨凄厉的警报刺破战场喧嚣。淡黄色烟云随风飘向国军阵地——日军竟在首轮强攻受挫后,悍然使用国际禁用的糜烂性芥子气!早有准备的守军迅速佩戴防毒面具,同时点燃前沿预设的柴草堆,热气流形成屏障减缓毒气渗透。士兵们透过面具镜片,冷静地继续射击,将因佩戴简陋防护而行动迟缓的日军敢死队员逐一狙杀。
战至第三日,日军投入战车第7联队。十余辆九七式中战车轰鸣着碾过同伴尸骸,直扑流水沟阵地。守军反坦克炮位暴露,立即招致日军炮火覆盖。危急时刻,李锦下令:“装甲预备队,反击!”十余辆涂着灰绿色迷彩的豹式坦克从侧翼山谷咆哮杀出,75毫米长管炮精准点射,日军薄皮战车接连化作火球。掷弹兵从Sd.Kfz.251装甲车跃下,火焰喷射器横扫依托残骸顽抗的日军步兵,焦糊味与硝烟弥漫战场。
长寿店以南,张自忠将军亲临第33集团军前沿指挥所。炮火映红了他坚毅的脸庞。当得知李锦部顶住日军装甲突击,他紧握电话听筒:“慕寒兄,打得好!我右翼无忧矣!”两位将领的电波在硝烟中交织,迅速达成协同——张自忠部以游击支队袭扰日军补给线,而李锦则以远程炮火压制日军可能威胁张部侧翼的集结区域。
日军指挥层却陷入焦躁。第13师团长田中静一中将对着话筒咆哮:“支那军在大洪山的抵抗异常顽强!火力密度远超预估!请求航空兵全力支援!”然而第五战区空军残存的霍克-III战机冒险升空,与日军护航战斗机缠斗,虽损失惨重,却有效干扰了轰炸精度。园部和一郎在武汉军部震怒,严令不惜代价“三日之内突破长寿店”。
战场已成熔炉。日军一波波冲锋在机枪火网与精准炮击下溃散,国军阵地也在航空炸弹与重炮犁地中反复易手。一处高地失守,李锦立即调集突击队,在夜色掩护下发起白刃逆袭。刺刀、工兵铲、枪托的搏杀声与濒死惨叫响彻山谷。夺回阵地时,战壕已被鲜血浸透,敌我尸体交错层叠。
大洪山南麓化为地狱的十四天,成为撬动整个会战天平的支点。李锦部队以惊人的韧性,将日军第13师团这柄南翼利齿死死钳制在长寿店-流水沟的血肉泥潭中。日军战史记载:“(第13师团)于大洪山麓遭遇敌军精锐部队依托复杂地形的顽强抵抗,进展严重迟滞,伤亡持续增加。”
这宝贵的喘息之机,让第五战区统帅部得以从容布下反击之网:
北线:汤恩伯第31集团军星夜驰援,在桐柏山麓缠住突进的日军第3师团;
中路:黄琪翔第11集团军且战且退,诱使骄狂的日军第39师团深入枣阳以东预设口袋;
南线:张自忠主力趁第13师团受困,大胆向日军侧后机动,威胁其渡河点与补给线。
五月十二日,惊雷炸响。完成合围的第五战区主力向孤军深入的日军第39师团发起总攻!冈村宁次“捕捉第五战区主力于枣阳”的战略彻底破产。日军被迫令伤亡惨重的第13师团放弃对大洪山的啃噬,狼狈回援。李锦站在硝烟未散的狼牙坡主峰,望远镜中映出日军焚烧尸体和遗弃装备的浓烟——那道以血肉铸就的钢铁防线,终究未让敌锋西进一步。
夕阳的余晖如血,涂抹在大洪山千疮百孔的阵地上。李锦踏过焦黑的泥土,脚下传来弹片与碎石的摩擦声。一顶被炸飞的日军九零式钢盔半埋在堑壕边缘,旁边散落着撕碎的日记本,模糊的日文记录着某个年轻士兵对樱花的思念。他弯腰拾起一枚变形的毛瑟步枪弹壳,指腹摩挲着冰凉的铜壁——这是他的士兵射出的复仇之火。
山下,幸存的官兵们正默默清理战场。担架队抬着重伤员踉跄走向野战医院,绷带渗出刺目的鲜红;工兵挥舞铁锹加固炸塌的掩体,泥土混合着未散尽的硝烟与血腥;通讯兵在抢修被炸断的电话线,嘶哑的呼号声在山谷间回荡。远处,日军撤退的方向腾起滚滚黑烟,那是焚毁装备的火焰,也是其速战幻梦的灰烬。
“报告总座,战区司令部急电!”参谋递上电文,“我军在枣阳以东完成合围,重创敌39师团!”李锦的目光掠过捷报,投向更南方的长寿店。那里,张自忠将军的部队仍在浴血奋战。他知道,随枣会战尚未结束,日军必会反扑。但此刻,大洪山依旧巍然矗立,如同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他将军帽轻轻戴正,转身走向地图前,沙哑的嗓音在暮色中响起:
“命令部队:救治伤员,补充弹药,加固工事。下一场风暴——不会太远。”赣北带来的德械精锐已深深扎根于鄂北的红土地,他们的牺牲与坚韧,正为这个苦难民族照亮黑夜中最艰难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