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李云龙的钱袋子之胜利前夕的“钱袋子收官”(2/2)
“独立旅?”李云龙接过电报,看了一眼,眼睛亮了起来,“好!以后咱就是独立旅了!兵员扩大到五千人,装备也齐了,咱再也不是以前的‘叫花子团’了!”
赵刚笑着说:“是啊,老李。这都是你‘钱袋子’策略的功劳——要是没有你搞来的钱和装备,咱们也不会有今天。”
“啥策略?”李云龙咧嘴一笑,“咱这就是‘亮剑精神’的延伸——不仅要在战场上亮剑,还要在‘钱袋子’上亮剑!只要能打鬼子,能让弟兄们活下去,咱就敢想敢干!”
就在这时,楚云飞来了。他穿着一身新的军装,骑着马,身后跟着一个副官,手里拎着一个木箱子。“云龙兄,恭喜啊!听说你升旅长了?”
“楚团长客气了。”李云龙迎上去,“你这是……”
楚云飞下了马,打开木箱子,里面是一把崭新的勃朗宁手枪,还有一块怀表:“这是我送给你的贺礼。咱们合作这么久,虽然有过摩擦,但都是为了打鬼子。现在鬼子投降了,以后咱们就是友军了,还要继续合作,建设国家。”
李云龙接过手枪,掂量了一下,咧嘴一笑:“谢了,楚团长!以后咱独立旅和358团,就是晋西北的两根顶梁柱,一起保家卫国!”
楚云飞点点头,看着操场上的军火和粮食,笑着说:“云龙兄,你这‘钱袋子’,现在可是晋西北最鼓的了。以后建设国家,还得靠你这‘经济头脑’啊。”
“那是!”李云龙拍了拍胸脯,“以后咱不搞‘战时经济学’了,搞‘建设经济学’——把煤矿办得更大,把贸易站开遍全国,让老百姓都有饭吃,有衣穿,有钱花!”
夕阳西下,晋西北的黄土坡被染成了金色。李云龙站在操场上,看着身边的弟兄们,看着堆成小山的军火和粮食,看着远处的煤矿和贸易站,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抗战胜利了,他的“钱袋子风云”也暂时告一段落,但新的“经济战场”才刚刚开始。
他掏出烟袋锅子,点燃,抽了一口,烟雾在夕阳里散开。他想起了八年前,独立团刚成立时,弟兄们吃不饱、穿不暖,子弹都不够用;想起了第一次伏击日军运输队,缴获五千块大洋时的激动;想起了端伪钞工厂、炸煤矿、截运输队的惊险;想起了跟楚云飞的斗智斗勇,跟佐藤的殊死较量。
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的“钱袋子”策略——用智慧搞钱,用勇气搞装备,用信念打鬼子。他知道,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经济基础”永远是最重要的,就像他常说的那句“歪理”:“钱袋子鼓了,腰杆子才能硬;腰杆子硬了,才能打胜仗,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夕阳下,李云龙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像一座铁塔。他知道,他的“亮剑”故事,还会继续——只不过,以后的“剑”,不再是枪和炮,而是搞经济、建国家的智慧和勇气。而他的“钱袋子”,也会一直鼓下去,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