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乡野风水师:都市逆袭封神路 > 第148章 总结前期经验,规划工作室未来发展

第148章 总结前期经验,规划工作室未来发展(1/1)

目录

决战落幕的第三天清晨,工作室的院坝里飘着桂花茶的清香。刘道长用新采的桂花煮着茶,王师傅正给桃木剑缠上新的红绸,小陈和林晓围着桌子整理资料,桌上堆着溪山悦的风水布局图、体育场馆的破煞记录,还有警方送来的“守护江城有功”锦旗——卡尔因涉嫌危害公共安全、走私文物被批捕,李默戴罪立功协助破阵,三角锁龙阵的残煞已彻底清除,江城的龙脉之气正顺着魁星楼缓缓升腾。

赵磊从保险柜里取出《推背图》残卷,放在阳光底下——之前的龙形图案已化作淡淡的金光,融入卷纸肌理,取而代之的是三列清晰的青光字迹:“守正为基,传薪为脉,济世为魂”,字迹旁印着七个连珠状的印记,正是七星护卫队的象征。他指尖抚过残卷,师父临终前的嘱托再次回响:“风水不是独善其身的术,是兼济天下的道”,内心翻涌着成就感,更生出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决战的胜利不是终点,是正统风水传承的起点。

“咱们开个总结会吧。”赵磊将残卷放在桌中央,青光映亮了每个人的脸。张洪涛率先开口,翻着手里的报表:“从溪山悦的‘风水滞销’到‘开盘售罄’,再到体育场馆的‘破煞提运’,我总结出一点——正统风水要落地,得和民生需求结合。溪山悦的下沉花园是为了养气,更是为了老人休闲;体育场馆的破煞,直接关联着赛事成败和城市形象,这才是老百姓能看懂、能受益的风水。”

小陈突然站起来,手里举着一本笔记本,上面记满了每次破煞的细节:“我补充!前期吃了内鬼的亏,后来建了护卫队才稳了——这说明‘人心齐’比‘法器强’更重要。溪山悦的断龙钉,是王师傅他们用木工手艺配合符纸破的;体育场馆的残煞,是林晓的追踪和我的引气法配合的,单打独斗根本撑不住。”他翻开笔记本最后一页,画着一个简易的“团队协作图”,七个小人手拉手围着八卦镜,“这是我画的‘七星协作法’,以后咱们不管破煞还是布局,都按这个来。”

刘道长放下茶杯,眼神里满是感慨:“我之前走了歪路,以为风水是‘藏私的绝技’,直到跟着大家破卡尔的阵才明白——传承的关键是‘去伪存真’。李默就是把风水当成了谋利的工具,才被卡尔利用;咱们能赢,是因为始终守着‘不害苍生、不助恶势’的底线。以后得把这些底线写成规矩,传给更多学风水的人。”

正说着,工作室的门被推开,溪山村的老村主任提着一篮土鸡蛋走进来,黝黑的脸上满是焦急:“赵大师,村里的年轻人听说您破了大煞,都想学风水,可找了几个‘大师’全是骗子,您能不能……教教他们?”他放下鸡蛋,从口袋里掏出张纸条,上面记着十几个年轻人的名字,“他们说,不想只守着庄稼地,想跟着您学真本事,守护咱们江城的风水。”

赵磊看向残卷上的“传薪为脉”,心里突然有了答案。他拿起纸条,上面的名字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渴望——这正是残卷指引的“传薪”之路。“村长,我们不仅教,还要办个‘正统风水培训班’。”赵磊的声音掷地有声,“就设在溪山村,刘道长当总教习,教基础的望气、化煞;小陈负责编教材,把咱们实战的案例写进去;王师傅教手工,做桃木剑、五铢钱这些基础法器。”

张洪涛眼睛一亮:“我来出钱建培训基地!再和市里的职业学校合作,搞‘风水+民生’的定向培养——比如给房地产公司培养懂风水的设计师,给文旅项目培养风水规划师,让学风水的年轻人有正经出路,就不会被骗子带歪了!”

林薇突然推门进来,手里举着个平板电脑,屏幕上是“江城正统风水”的公众号后台:“赵大师,咱们的科普文章火了!《体育场馆破煞记》阅读量破百万,还有三十多个城市的文旅局来咨询合作,想请咱们去做风水规划!”她指着后台的留言,“你看这条,省文旅厅想和咱们合作‘龙脉文化旅游线’,从溪山悦到魁星楼,把正统风水做成城市名片!”

赵磊拿起平板电脑,看着留言里的“求科普”“求培训”,又看了看桌中央的残卷——“济世为魂”的字迹正泛着青光,与屏幕上的留言遥相呼应。他突然明白,工作室的未来不是“小作坊式的破煞”,而是“规模化的传承与济世”。“咱们分三步走。”赵磊掏出纸笔,快速画下规划图,“第一步,建培训基地,三个月内招第一期学员;第二步,成立‘风水规划院’,承接民生项目,比如老旧小区的风水优化、学校的文昌布局;第三步,开‘正统风水科普平台’,用直播、文章揭穿风水骗局,传播真知识。”

“我报名当科普主播!”林薇举着手喊道,“我之前直播体育场馆破煞有经验,正好用我的镜头让更多人知道,风水不是封建迷信,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学问!”

“我来管培训基地的后勤!”王师傅拍着胸脯,“村里的老房子翻新一下就能当教室,我再找几个老工友做教具,保证学员们有地方学、有工具练!”

小陈看着大家热火朝天的样子,又看了看手里的“七星协作法”笔记,突然觉得眼眶发热。从当初泄露客户资料的慌张少年,到现在能独当一面的护卫队成员,再到未来的教材编写者,他的成长里藏着工作室的成长。“我还有个想法。”小陈走到桌前,在规划图上加了个标注,“咱们给培训班设个‘实践课’,让学员跟着咱们去做项目,比如帮村里改风水、给学校布文昌阵,在实战里学真本事。”

赵磊赞许地拍了拍小陈的肩膀,将残卷重新放回紫檀木盒。阳光透过窗棂,照在规划图上,“培训基地”“规划院”“科普平台”的字样被镀上一层金光。刘道长突然指着窗外:“你们看!”众人抬头,只见魁星楼的顶端泛起一道淡淡的金光,与溪山悦的阳气、体育中心的人气连成一线,化作一条无形的龙脉,缠绕着江城的天际线。

“守正为基,传薪为脉,济世为魂。”赵磊轻声念着残卷上的字迹,内心一片澄明。决战的硝烟已散,正统风水的传承之路刚刚开启。他看着围在桌前的伙伴们——白发的道长、黝黑的工人、年轻的风水师、干练的企业家、热情的记者,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却因“守护正统、传承风水”的信念聚在一起。

傍晚的夕阳照进工作室,将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小陈和林晓在整理培训教材的大纲,张洪涛在打电话落实培训基地的资金,刘道长在画第一期学员的入门符,王师傅在打磨给学员用的桃木剑。赵磊坐在桌前,提笔在规划图的最后写下一句话:“风水之道,在人心,在传承,在守护每一寸土地的生机”,笔尖落下的瞬间,桌角的残卷轻轻颤动,泛出一缕温润的青光,融入江城的暮色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