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1/2)
董卓顿时兴致索然:\"合着还是到不了我手里?罢了!成大事者岂能计较一匹战马?速去安排!\"
\"遵命!\"
李儒即刻找到李肃,传达董卓旨意,并许以**厚禄。
李肃喜出望外,拍着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事态发展果然不出李儒所料。
短短三日,李肃便成功策反吕布。这位猛将不仅改投董卓认作义父,更是亲手斩杀丁原,收编其麾下数万并州精锐。
随着丁原势力和吕布的倒戈,洛阳城瞬息易主。
\"混账!吕布这厮竟敢叛变?\"
\"丁原这蠢货,怎会轻易被义子取了首级?\"
得知洛阳四门尽落董卓之手,袁愧暴跳如雷却回天乏术。
站稳脚跟后,董卓采纳李儒谏言,力排众议废黜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登基,自封太师。
翌日,宫中突传噩耗:何太后与废帝刘辩遭鸩杀。另有传言称,董卓见何太后貌美欲行不轨,遭激烈反抗后恼羞成怒,先逼死太后,又命李儒**废帝。
洛阳城内怨气冲天,文武百官与汉室忠臣皆对董卓咬牙切齿。
【太师府内
\"文优!如今满朝公卿都视咱家如仇寇,已成众矢之的,该当如何?\"董卓召来李儒,愁容满面地问道。
当初逞一时之快,却坏了规矩。如今朝中大臣与世家大族联手排挤,令董卓寸步难行。他体内暴虐之气几欲破体而出,恨不得血洗朝堂震慑群臣。尚存的一丝理智让他按捺住杀意,特来向女婿问计。若连李儒都无良策,便只能大开杀戒了。
\"这...\"李儒面露难色:\"岳父大人实在不该染指何皇后,更不该急着处死刘辩,否则何至如此境地?\"
董卓闻言不悦:\"咱家根本没碰那何氏,是那妇人自己想不开寻死,与咱何干?\"
李儒默然望着岳父。事到如今还要狡辩,他实在无话可说。
董卓自觉冤枉——他确实没来得及碰何皇后。事实是他正欲行事,那何氏竟刚烈至此,突然自尽令他措手不及。盛怒之下索性命李儒**刘辩以绝后患。
反正迟早要杀,岂能留给袁愧等人作乱的口实?
\"休要啰嗦!到底有无良策?\"董卓粗暴地挥手打断。他要的是解决之道,不是听女婿说教。
李儒察觉到董卓的不悦,便不再多言,拱手说道:“当前形势,岳父大人若想破局,只能采取分化瓦解之计!”
“嗯?”
董卓顿时来了兴致,脸上阴霾一扫而空,饶有兴味地问道:“具体该如何操作?那些人未必愿意归顺咱家!”
这正是症结所在。
李儒笑答:“此事易办!无论是对岳父心怀怨怼的,还是持观望态度的,都可授予官职外放。这样一来,洛阳城内反对岳父的势力自然削减。”
“此举既能分化敌对势力,又可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
“况这些野心勃勃之辈一旦赴任地方,必定拥兵自重。届时岳父便可坐山观虎斗,看他们自相残杀。”
“至于那些死硬反对派,不妨抓几个典型严惩,以儆效尤。”
“此外,岳父更可延揽声望卓着之人入朝为官,借此制衡袁氏为首的世家势力。逐步培植亲信力量,朝堂困局自然迎刃而解。”
此策虽存隐忧,但相较董卓当前处境,已是最佳选择。究其根源,全因董卓行事操切,方才酿成今日之局。
李儒暗自叹息。
董卓哪能看破其中利害?闻言只觉茅塞顿开,抚掌赞道:“妙!此计甚妙!就照此办理!”
“文优,且与咱家细细商议,该擢升何人征召哪些贤士,又当如何安排官职为宜。”
翌日朝会,董卓大举调整官员任命,同时颁布诏令征召各地名儒入洛任职。
东莱太守府内,侍卫陆一疾步走入议事厅,向正与荀攸等人议事的陆风禀报:“公子,洛阳传来新消息!董卓大规模任命地方官员,更征召多人入朝为官!”
陆风立刻止住脚步,回身接过密信迅速浏览,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董仲颖这招倒是下得妙棋!威逼**,无所不用其极!\"
他将信笺递给身旁的谋士们:\"公达、奉孝、志才,你们也过目。\"
荀攸三人围拢观阅,片刻间便了然于心。
郭嘉轻弹信纸,嘴角微扬:\"董卓帐中确有能人。不过此计分明是穷途末路之策。\"他眼中闪过讥诮,\"若他不曾鸩杀何后与少帝,未与朝堂众臣结下死仇,这分封之策或能见效。\"
戏志才冷然接话:\"要我说,就该将袁氏之流尽数诛绝!\"他指尖划过竹简,泛起寒意,\"董卓至今未看透士族本质——这些衣冠禽兽,岂会真心归顺一个边陲武夫?\"
密探日夜传递洛阳消息,最迟不过隔日便达。众人对城中变故了如指掌,自然知晓深宫**的**。
\"那些世家大族,\"戏志才继续道,\"此刻怕是妒恨得咬牙切骨吧?董卓做了他们想做而不敢为之事,偏生这人出身寒微......\"他冷笑声中,仿佛看见洛阳城里的士大夫们正撕扯着手中竹简。
在谋士们眼中,以袁氏为首的士族群体,不过是批着羊皮的豺狼。相较之下,董卓的残暴反倒显得直白——至少这西凉莽夫不加掩饰,而那群高门望族,既要行虎狼之事,偏要立什么忠孝牌坊。
(
\"志才,莫要如此激进!\"
荀攸摇头轻叹,望向身旁的戏志才。这些年他愈发感受到,这位同僚对士族阶层——尤其是那些腐朽堕落的世家大族——的憎恶日益加深,几乎到了欲除之而后快的地步。
这般偏激终非善策。
虽说依照陆风的谋划,士族终将退出历史舞台。但若不能及时转变立场,他们终究难逃覆灭的命运。
\"公达不必忧心,\"戏志才神色平静,\"我所针对的,不过是那些劣迹斑斑的世家罢了。\"
\"如此便好。\"荀攸微微颔首,转而向陆风禀报:\"主公,董卓此番大肆任命地方官员,其中多有相互牵制之意,分明是要挑动各地士族内斗。竟连青州都安插了北海太守孔融,其心可诛!\"
\"更阴险的是对南阳太守袁术、渤海太守孔融、冀州刺史韩馥等人的任命。这分明是要纵虎归山,令各方势力相互倾轧,好分担朝廷压力。\"
\"可惜他低估了以袁氏为首的士族野心。如今董卓攫取的权柄,本就是袁氏经营多年的成果,不过被他半路截胡罢了。依我看,不出半年,袁氏必有动作!\"
说到这里,荀攸忽然醒悟。原来一月前主公预言要与黄巾对峙半年之久,早已料定今日局面。他望向陆风的目光顿时充满崇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