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七)暖阁晨晓:宿歇全愈理公务,布阵犒军引趣谈(1/2)
(场景:三月二十五日卯时,天刚破晓,浅金色的晨光透过暖阁窗纸,在案上洒下细碎光斑。昨日批完的文书依旧规整叠放,烛台里留着半截燃尽的烛芯,余温尚浅,空气里还飘着淡淡的干花残香,混着窗外传来的洒扫声,格外清爽。)
黄蓉是被窗外的鸟鸣叫醒的,睁开眼时,眼底已没了往日的倦意,只透着几分晨起的清明。她轻轻撑着榻背坐起身,动作比前日轻快了许多——腰腹间的酸胀早已散得干干净净,肩背也没了发僵的沉滞感,连抬手捋鬓发时,都觉得四肢舒展、浑身松快,显然昨日(三月二十四日)半天的补眠加一夜安歇,已让她彻底缓了过来。
指尖下意识往肩颈处碰了碰,那片惹她惦记的浅红吻痕,此刻已淡成了近乎透明的粉,不仔细瞧根本察觉不到,腰侧的印子更是几乎消了。黄蓉松了口气,嘴角悄悄勾了勾——总算没白费昨日浴汤里的揉按,既护好了身子,也省了被人撞见闲话的麻烦,这才符合她爱惜自己的性子。
刚起身理好寝衣,门外就传来下人轻缓的脚步声,紧接着是轻声回话:“军师,您醒了?小的温了姜枣粥,还备了两碟爽口小菜,要不要现在端进来?吕大人一早(三月二十五日)也让人来问过安,说开矿挑人的初步名单已经整理好,先放您案上,等您歇够了再看。”
“端进来吧。”黄蓉语气轻快,比昨日批文时多了几分鲜活。下人很快端着食盒进来,白瓷碗里的姜枣粥冒着细白热气,甜香裹着姜的暖意漫开来,旁边两碟小菜——腌得脆嫩的黄瓜、拌了香油的木耳,看着就开胃。待下人把粥菜摆好,又将一叠薄薄的纸笺放在文书旁,躬身退了出去,黄蓉便在案前坐下,先舀了一勺姜枣粥抿了抿,温热的粥滑过喉咙,暖得胃里格外舒服。
粥喝到一半,她伸手拿起那叠纸笺,正是吕文德送来的开矿挑人名单,上面用墨笔标注了每人的籍贯、是否懂地形、身家底子是否清白,条理清晰。黄蓉指尖捏着纸笺,眼神渐渐沉了下来,昨日的慵懒彻底褪去,重新换上了军师的干练——歇是歇够了,可手里的公务半点不能耽搁,今日(三月二十五日)既要核完这份名单,还要召几个懂矿务的老兵问话,开矿的事,得尽快落地才好。
放下粥碗,黄蓉取过朱笔,对着名单逐行核对,遇着身家存疑的便在旁画圈标注“再查”,见着精通山地勘察的老兵又用红笔勾出“优先约谈”,笔尖“沙沙”划过纸页,案上很快又添了几份日常公文——有各营兵器损耗清单,有地方粮草捐赠文书,还有兵卒饷银核对表,她按急缓排好,正低头核对着兵器数目,门外忽然传来侍女轻叩的声音。
“军师,门房的李三在外头候着,说有要事回禀,还说替人给您送了封信,务必亲手交到您手里,不敢经旁人之手。”侍女声音轻缓,带着几分谨慎,生怕扰了她办差。
黄蓉握笔的手顿了顿,眼底先掠过一丝了然,却没露在脸上,只淡淡应道:“让他进来。”话音刚落,侍女便领着个穿粗布短打的门房下人走进来,那下人手里捧着封米白色信封,封口处没贴任何标识,只按了个极浅的墨点——这是她与霍都约定的专属记号,黄蓉扫一眼便认了出来。
下人快步上前,将信递到案前,躬身回话:“回军师,今早天刚亮,小的在大门外值岗,有个陌生汉子把这封信交给小的,只说‘军师见信便知来意’,还叮嘱小的绝不能跟旁人提,小的不敢耽搁,立刻就送过来了。”
“知道了,此事不许外传,你下去吧。”黄蓉语气平淡,待下人与侍女都退出去,才伸手拿起信封,指尖轻轻摩挲着封口的墨点,拆开后取出里面的薄纸笺。纸上字迹极小,寥寥数语却信息明确,黄蓉扫过一眼,眼神瞬间沉了下来——霍都在信里说,尹克西与潇湘子已然抵达利州,二人已暗中汇合,正悄悄策划对付她,只是具体阴谋尚未探清,后续计划一旦定好,他会再用同样的方式送信来。
她将纸笺捏在掌心,指节微微泛白,脑海里已飞快盘算:尹克西贪利、潇湘子阴狠,二人联手绝不可小觑,好在霍都及时送了情报,能让她提前防备。抬手将纸笺凑到炭盆旁,待纸张燃成灰烬,又用茶盏残茶浇灭火星,确认不留半点痕迹,才重新拿起朱笔,只是此刻批阅公文的眼神里,已多了几分审视与筹谋——日常公务要照办,开矿的事要推进,尹、萧二人的阴谋更要提前布局,今日半点松懈不得。
(场景:三月二十五日申时末,日头渐渐西斜,将利州城外的乱石山染成一片金红。风卷着山石碎屑掠过,没了白日的燥热,只余几分山野的凉。预设战场藏在乱石山深处,四周枯木横生、巨石散落,本就透着几分荒僻,此刻却因一队便装军士的动静,添了几分紧张气。)
黄蓉午后核完开矿名单、召老兵问清矿务细节,又匆匆用了些干粮,便让人召集了一队二十余人的强壮军士——每人都换了粗布短打,藏起甲胄痕迹,肩头扛着绳索、手里提着木杠,跟在她身后往乱石山来。一路她走得极快,脚步踩在碎石上稳而轻,偶尔俯身查看山石走势,指尖在地面虚划几下,眼底满是筹谋,半点没提尹、萧二人的事,只叮嘱众人“听令行事,不可多问”。
到了预设战场,黄蓉先站在高处望了片刻,目光扫过每一块巨石的位置、枯木的朝向,又走下山坡,逐一审视山石的重量与底部虚实,嘴里偶尔低声念叨“此处可做‘生门’,那块石需往南移三尺”。待心中布局定了,她才转身对众人道:“绳子只用来拽石挪位,撬棍找好支点借力,挪到地方就收了家伙,不许搞多余的,更不许打乱我划的记号。”
众人齐声应下,黄蓉立刻上前,用石灰在地面划下一道道浅痕,又在待挪的巨石上标上“甲”“乙”“丙”的记号,随后指定两人一组,各自领了任务。一时间,山野里满是绳索绷紧的“咯吱”声、木杠撬石的“闷响”,还有黄蓉清亮的指挥声:“甲石往左挪半尺,拽绳!乙石对准浅痕,停!”
有块半人高的巨石格外沉重,三个军士拽着绳、两个用撬棍,累得额头冒汗也没挪动半分。黄蓉见状,快步上前,指着巨石左侧一处凸起道:“撬棍往这儿放,两人推、三人拽,听我口令——一、二、起!”众人依言发力,巨石缓缓挪着,精准凑到石灰痕处便停了,军士们当即收了绳索与木杠,没多做半分动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