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7章 李世民开始考虑治理辽东道(1/2)
随后,李世民挥师北上,不费吹灰之力便将玄菟城收入囊中。
每攻下一城,便需分兵驻守。
为防兵力过度分散,李世民决定在玄菟城暂作停留,整顿城防,再图谋北面的新城。
然而,未等他大军开拔,新城城主竟已亲自率领守军,跋涉百里前来玄菟城投降。
兵败如山倒。此次征伐高句丽,让李世民对这四个字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体会。
“陛下,如今仅余木底城尚在敌手。只要拿下此城,再向东进取国内城,辽东境内便再无高句丽成气候的抵抗力量了。”
牛进达心情愉悦,此番出征的顺利程度远超预期。时值七月初,主要战事已基本结束。
他们通过飞鸽传书得知,燕王李想已处理完鸭绿江以东的事务,正率部向辽东城进发。
平壤道行军大总管麾下的主力为水师,此刻仍在汉江、大同江与鸭绿江上执行任务,待李世民班师回朝时方会一同返回登州。
因此,真正随李想前往辽东的陆路兵马不过七八千人。
但随着乌骨城的意外陷落,李想前往辽东城的道路已畅通无阻,再无势力能威胁其安全。
“段移石那小子来信说他已向国内城进军,朕估计,只需我军拿下木底城,辽东大局便可定矣。”
李世民对段移石颇为了解,相信他拿下国内城不成问题。
“若真如此,辽东的治理问题便可提上日程了。”
牛进达言及此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李想的身影。
设立辽东道,是李想在出征前便提出的构想。
但如何具体实施,如何避免辽东道沦为如岭南道那般人人避之不及的偏远之地,李想当时并未详述。
或者说,在当时那种战云密布的氛围下,无人有心去听他那些看似“虚无缥缈”的设想。
毕竟,高句丽乃当世强国,岂是轻易就能征服的?
“嗯,朕已在斟酌辽东道的官员人选。但要将此地建设得繁荣富强,绝非易事。朕很想听听,想儿对此究竟有何良策。”
尽管辽东尚有残余城池未克,李世民心中已无半分忧虑。
高句丽在辽东已无任何具备号召力的人物,亦无强大的军队。
不客气地说,唐军接下来的任务,不过是接收城池,巡视这片辽阔壮丽的河山。
这片自汉代失落的故土,终于将重归中原王朝的怀抱。
李世民暗下决心,绝不容许任何人再将它从版图上丢失。
“陛下,段将军求见!”正当李世民沉思之际,侍卫入内通报。
“段将军?哪位段将军?”李世民在脑中过了一遍,一时没想起是谁。
“是段移石,段二郎。他正在城外,还带着万余兵马。”
“嗯?他怎会在此?”李世民闻言一愣,旋即似有所悟,神色一变,“快,速速宣他觐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