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冰释前嫌(2/2)
胤禛摇了摇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你可还记得公主临终前提到的‘不得已’?或许,这才是解开所有谜题的关键。”胤祥闻言陷入沉思,良久才喃喃道:“若是如此,那背后隐藏的真相恐怕远超我们的想象。”
次日,康熙召集群臣议事,表面上不动声色,实则暗中观察每个人的反应。当谈及皇子们的胎记问题时,几位年长的大臣神色微变,欲言又止。康熙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节,心中顿时升起新的疑问。
回到寝宫后,康熙重新审视喀尔喀公主的遗物。在她的枕下,他发现了一枚小巧的木匣,里面装着一块残破的绢布。展开一看,竟是孝庄亲笔书写的密信。信中提及某段历史的隐秘真相,以及为何必须由公主代为守护的原因。
这一发现让康熙豁然开朗,同时也倍感压力。他意识到,这场风波不仅关乎家族血脉,更可能撼动整个王朝的根基。寝宫内的烛火依旧摇曳,映照着他疲惫却坚定的面庞。
同一时间,胤禛也在自己的府邸中忙碌着。他将玉佩碎片与铜片仔细摆放在一起,试图寻找更多线索。月光透过窗纱洒进来,为桌上的物件镀上一层银辉。他的目光专注而深邃,仿佛已洞悉了某些蛛丝马迹。
数日后,康熙再度召集众皇子入宫。这一次,他的态度明显不同,言语间流露出一种决绝的意味。“朕决定彻查此事,无论牵涉何人,绝不姑息!”他说完,目光逐一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胤祥身上。
胤祥感受到父亲的目光,心头一凛,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拳头。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将会充满挑战,但这也是他们必须面对的责任。庭院中的梧桐树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随着调查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线索浮出水面。孝庄手记中的地图、胤祥额头的星图、铜片与玉玺的契合,这一切似乎都在指向同一个方向。康熙独自坐在龙椅上,闭目沉思,脑海中不断推演各种可能性。
“倘若真如公主所言,那么当年的决策究竟是出于何种考量?”他喃喃自语,声音低不可闻。窗外乌云渐散,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进大殿,照亮了案几上摊开的卷宗。
胤禛和胤祥私下商议对策,二人默契十足。他们明白,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揭开真相,并保护家族免受更大的冲击。“三弟,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退缩。”胤禛郑重说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胤祥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四哥说得对,这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兄弟俩击掌盟誓,随后各自分头行动。庭院中,秋风拂过,落叶纷飞,为这一场风波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意。
随着时间推移,康熙逐渐掌握了更多证据。他开始着手整理所有的线索,试图拼凑出完整的真相。寝宫内,烛火通宵达旦,映照着他专注的身影。每一份资料、每一句证词,都被他反复推敲,力求万无一失。
终于,在某个深夜,康熙长舒一口气,将最后一份奏折合上。他的目光投向窗外,星光点点,天地静谧。尽管前路未知,但他已然做好准备迎接一切挑战。这一刻,他既是帝王,也是家族的守护者。
寝宫的大门悄然打开,康熙缓步走出。他的步伐稳健,眼神中透着一股不可动摇的信念。众臣跪拜迎接,他却只是淡淡一笑,挥手示意众人起身。“明日早朝,朕有要事宣布。”他说完,转身离去,留下满堂肃穆。
夜色深沉,紫禁城笼罩在一片宁静之中。然而,所有人都知道,一场巨大的变革正在酝酿。风云变幻之际,唯有智慧与勇气能够引领他们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