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孔家跪了(2/2)
朝堂之上,风向骤变。之前那些或明或暗反对“摊丁入亩”的声音,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不少官员开始主动上表,表示坚决拥护新政,并“自查”家族田产,表示愿意“率先垂范”,接受清丈。
李善长称病告假,已经连续几天没有上朝。他府邸的大门紧闭,谢绝一切访客。这位老谋深算的韩国公,比任何人都清楚当前的局势。皇帝杀心已起,孔家跪地求饶,意味着舆论高地已经失守。此时再硬顶,无异于自寻死路。他必须蛰伏起来,等待新的时机。
然而,朱元璋并没有给他,也没有给任何反对者喘息的机会。
西苑,“清丈田亩总局”内,张晋主导的“大数据”分析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汇总了南直隶及周边数个布政使司初步清丈数据后,一张更加庞大、更加精细、也更加触目惊心的“大明士绅土地兼并及赋税逃避网络图”被绘制了出来。
这张图,不仅标注了土地兼并的热点区域和主要家族,更利用数据关联分析,初步勾勒出了一张若隐若现的利益输送网络。例如,某致仕官员在原籍隐匿大量田产,其在京为官的子弟或门生,则可能在户部或相关衙门担任职务,为其提供庇护;某些大宗土地交易背后,隐约可见藩王代理人或勋贵家奴的影子;甚至一些看似独立的士绅,其资金流向,最终指向了几个共同的、背景深厚的钱庄或商号……
虽然很多线索尚待核实,但整个利益集团的轮廓,已经初现端倪。
张晋指着图上几个用朱笔特别圈出的、网络交织最密集的节点,对朱元璋说:“老朱,瞧见没?这几家,跳得最欢,底子也最黑。尤其是这个李家……”他点了点图上与李善长家族关系网紧密相连的一个区域,“根据现有数据模型推算,他们家在凤阳老家的隐匿田产,可能比报上来的多出这个数!”他比划了一个手势。
朱元璋盯着那张图,眼神冰冷如刀。他不需要百分之百的证据,只要有七八分把握,就够了!更何况,张晋这套“算法”推演出来的结果,与他凭借政治直觉的判断,高度吻合!
“好!好得很!”朱元璋连说两个好字,脸上却毫无笑意,“毛骧!”
“臣在!”
“按图索骥!给咱盯紧图上这几家!重点查他们的田产、账目、往来人员!一有实证,立刻报朕!”
“是!”
一场针对盘根错节的士绅利益集团的精准清洗,即将拉开序幕。朱元璋手握张晋提供的“大数据”屠刀,不再需要大动干戈,而是像外科手术一样,精准地切除毒瘤。第一个被推上手术台的,会是谁?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暗中窥探。
而此刻,告病在家的李善长,正对着一份由心腹秘密送来的、关于西苑“清丈总局”近期动向的模糊情报,眉头紧锁,一股强烈的不安感,笼罩了他的心头。皇帝和那个张晋,到底在搞什么名堂?那张所谓的“图”,究竟是什么鬼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