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群英会襄阳(2/2)
洪七公更是直接跳了起来,跑到坑边仔细查看,啧啧称奇:“乖乖!这玩意儿比老叫花的降龙十八掌动静还大!张小兄弟,你真是……真是神仙手段啊!”
张晋笑道:“此物名为‘震天雷’,乃冯先生与我不懈钻研所得。其威力源于几种寻常矿物的特定配比,并非仙法。关键在于量产和妥善使用。”他将功劳分了一半给冯默风,冯默风激动得连连摆手。
杨过在一旁补充道:“师父说了,这东西用好了是守城利器,用不好就是自杀凶器。所以制作、保管、使用,都需严格规程。”
黄蓉立刻接口:“这是自然!此事必须绝对保密,制作工匠需绝对可靠!使用之人更需严格训练!”她已迅速进入军师角色。
郭靖重重一拳砸在掌心,豪气干云:“好!有此神物,我军如虎添翼!蒙古鞑子若敢再来,定叫他们尝尝这‘震天雷’的厉害!”
自此,襄阳城的防御力量发生了质的飞跃。郭靖、黄蓉、洪七公带来的武林人士被有效整合进守城体系,郭靖负责统筹指挥和训练精锐,黄蓉凭借其超群智谋协助吕文德制定战略战术、管理后勤,洪七公则以其威望协调各路江湖豪客,成为定海神针。而张晋,则隐于幕后,时而与黄蓉推演兵法,时而指点杨过武功,时而与冯默风改进震天雷的生产工艺,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城内军民士气高涨,各项防务在精心统筹下,变得井井有条,效率大增。襄阳城仿佛一台原本有些滞涩的战争机器,被注入了优质的润滑油,开始高效、顺畅地运转起来。
这日午后,吕文德在府衙设下简便宴席,与郭靖、洪七公、张晋、杨过等核心人物商议军情。席间,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张晋师徒此前在临安的作为。吕文德虽已从往来公文和小皇帝密信中知晓大概,但细节知之甚少,此刻忍不住好奇问道:“张公子,杨少侠,二位在临安助陛下铲除奸相贾似道,肃清朝纲,此事如今已传遍天下,真乃惊天动地的大手笔!不知其中细节如何?贾似道老贼经营多年,盘根错节,二位是如何将其连根拔起的?”
洪七公闻言,立刻放下啃了一半的鸡腿,抹了把油光光的嘴,兴致勃勃地嚷道:“对对对!老叫花我也只听了个大概,快说说!快说说!那老贼是如何栽在你们手里的?肯定精彩得很!”
郭靖虽未开口,但目光中也充满了探询与敬佩之色,望向张晋。他为人正直,最恨奸佞,对于张晋师徒能为国除害,心中极为赞许。
张晋神色平静,端起茶杯轻啜一口,并未直接回答,而是看了一眼侍立身旁的杨过,淡淡道:“过儿,你来说与诸位前辈听听吧。”
杨过会意,他本就口齿伶俐,当下便将如何识破贾似道克扣襄阳军资、如何夜探相府以示警告、如何逼得贾似道狗急跳墙企图宫变、最终如何在金銮殿上将其党羽一网打尽的经过,绘声绘色地讲述出来。他言语间虽略去了张晋神识探查等超凡手段,只说是暗中查访、布局设计,但其中的惊险曲折、步步为营,以及最后雷霆一击的果断,仍让在座众人听得心潮澎湃。
当听到杨过单枪匹马潜入守备森严的相府,如入无人之境,取走贾似道枕边金簪并留书警告时,洪七公拍案叫绝:“好小子!有胆色!有手段!这比直接杀了他还让他难受!痛快!痛快!”
当听到贾似道竟敢发动宫变,郭靖浓眉紧锁,怒道:“此獠竟敢如此大逆不道!”而当听到张晋轻描淡写制伏叛军,助小皇帝稳定大局时,郭靖和吕文德更是肃然起敬,看向张晋的目光充满了感激与敬畏。
“张公子此举,不仅挽救了襄阳的补给,更是挽救了朝廷的纲常,拯救了无数可能因朝政腐败而遭难的百姓!郭靖代天下苍生,谢过张公子!”郭靖起身,对着张晋郑重一揖。他话语朴实,却情真意切。
张晋虚扶一下,淡然道:“郭大侠言重了。路见不平,力所能及,自当为之。贾似道祸国殃民,咎由自取罢了。”
黄蓉在一旁静静听着,美眸中异彩连连。她心思缜密,从杨过的叙述中,她能感觉到许多未尽之言,尤其是张晋在其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和那深不可测的实力。她心中对这位看似年轻、实则手段通天的“张公子”的评价,又提高了数个层级。她暗自思忖:“这位张公子,不仅武功深不可测,智谋权术亦是非凡。他能扶助幼帝,清除权相,又能研制出‘震天雷’这等神物,更难得的是心怀天下,不居功自傲。靖哥哥与他相交,实乃襄阳之福,大宋之幸。”
此后数日,黄蓉全面接手了襄阳城的后勤统筹事宜。她以其过人的精明和细致,将粮草调配、物资分发、民夫调度等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效率比之前提升了数倍。这一日,她在吕文德陪同下,视察城内的伤兵营。
一踏入伤兵营,黄蓉便敏锐地察觉到此处与其他地方军营的伤兵营截然不同。虽然空气中依旧弥漫着药味和淡淡的血腥气,但却少了许多她印象中伤兵营应有的哀嚎遍野、污秽不堪的景象。伤兵们虽然大多带伤,但精神面貌却不错,秩序井然。更让她惊讶的是,她看到一些随军郎中和一些看似普通妇孺的人,正在用一种极其奇特的方式为伤兵处理伤口。
只见他们先用一种气味浓烈刺鼻、清澈如水的液体(高度蒸馏酒)仔细清洗伤员狰狞的伤口,那液体触碰到伤口,伤兵虽会疼得龇牙咧嘴,却无人感染化脓后的高热萎靡之态。接着,那些郎中竟用一根弯针穿着半透明的细线,像缝衣服一样,将伤员裂开的皮肉一层层缝合起来!动作熟练,手法精准。
黄蓉看得目瞪口呆!她博闻强记,精通五行八卦、奇门遁甲,于医道药理也颇有涉猎,却从未见过,甚至从未听说过如此治疗外伤的方法!清洗伤口用的绝非寻常烧酒,那缝合之术更是闻所未闻!
“吕将军,这……这是何医术?”黄蓉忍不住指着一名正在给伤员缝合大腿创伤的郎中,惊讶地问道。
吕文德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解释道:“黄女侠,此乃张公子所授的疗伤新法。那清洗伤口之物,名为‘高度酒精’,据张公子说,有极强的杀毒……呃,杀菌之效,可防伤口溃烂。那缝合之术,名为‘清创缝合术’,能将裂开之伤对合整齐,大大加速愈合,挽救了许多原本必死的弟兄性命!”
“张公子所授?”黄蓉心中再次掀起波澜。她走近仔细观察,只见那郎中手法沉稳,缝合后的伤口对合紧密,远非简单包扎可比。她又看到一旁煮沸消毒的棉布、特制的弯针羊肠线,一套流程下来,严谨而高效。
“妙!实在是妙!”黄蓉由衷赞叹,她瞬间就想明白了这种方法的巨大价值,“此术若推广开来,两军交战,我方伤兵存活率将大增!此消彼长,实乃扭转战局之关键!”
她立刻找来负责伤兵营的管事,详细询问这“酒精消毒”和“清创缝合术”的每一个细节,从酒精的蒸馏制备,到缝合的针法技巧,再到术后的护理要点,问得极其仔细。那管事见是黄女侠垂询,不敢怠慢,一一详细解答。
黄蓉越听越是心惊,越听越是佩服。这张晋,不仅武功智谋超群,竟连医道也有如此匪夷所思的创见!这些方法看似简单,却直指要害,效果惊人,其背后蕴含的理念,远超这个时代。
视察完毕,黄蓉心中对张晋的评价已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她找到张晋,由衷地说道:“张公子,今日在伤兵营得见公子所传疗伤圣法,黄蓉真是大开眼界,佩服之至!此法活人无数,功德无量!”
张晋微微一笑,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黄女侠过奖了。不过是一些实用的法子,能减少将士们的痛苦和伤亡,便是有价值的。”
黄蓉看着张晋平静的面容,心中感慨万千。此人身怀惊天动地的本事,却甘于默默为这座城池、为这些普通兵士付出,不矜不伐。她忽然觉得,有张晋在,襄阳守住的机会,似乎又大了许多。一种前所未有的信心,在她心中悄然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