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晚清:跃马关东 > 第162章 身后事

第162章 身后事(2/2)

目录

墨白想了想说:李鸿章这人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短也。

不避辛劳,不畏谤言,是其长也。”

袁寿仪道:“就是一个脸皮厚的庸人呗!”

墨白敲了她额头一下,“小丫头,莫要曲解我的意思。

中国的方块字在撰写自己的历史时,一直像是在编写唱本。

往往把一部民族的历史写得如同京剧舞台上的恩怨故事一样,一板一眼,一唱三叹。

音韵,唱念,锣鼓,做打,一样都少不了。

并且,故事简约委婉,象征手法娴熟,色彩斑斓夺目。

曹操是白脸,关公是红脸。白脸的永远奸,红脸的永远忠。

然后,众多的观赏者一面呷着茶,一面嗑瓜子,亢奋的时候会大叫一声“好”。

但这样的好与坏、奸与忠,与真实存在过的,早就隔着千山万水了。

只有死神,才能解开一个人最暗处的秘密,而只有在理想胜利实现时,一个人内心的悲情才算是真正的昭然。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当他每一次“出场”都招来耻辱和责难时,那种“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对他的重压是别人难以想像的。

就他晚年来说,命运召唤他,一直只允许承担重任,承担耻辱,而不是让他欣喜。

而当他咽下苦果之时,毫不留情地等待着他的,只是放逐,没有感激,没有恩惠……

这样的内心悲情,也是要到终有一日东方之龙腾飞之时,才能释怀于天下的。”

袁寿仪摇了摇头,“云逸哥,你不是说他是个只知道做官的旧官僚吗?”

墨白无奈的说:“他虽然是大清陈腐体系中的一员,但他起码还知道做事,比那些尸尸餐素位的八股官员要强上一些。”

“矬子里拨大个!”袁寿仪对大清的官没有好印象。

墨白揉揉袁寿仪头发,小丫头的思想很尖锐。

李鸿章与大清国的19世纪一道悲凉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从整体上说,清国在19世纪的经历成了一出又一出不断生发的悲剧

成了一次巨大的、史无前例的崩溃和衰落的过程。

这场悲剧缓慢,因而就愈加痛苦。

它不仅仅造就的是国人的痛苦,也造就了文明的痛苦。

旧秩序、旧文明、旧人物为自卫而战。

它们缓慢地退却,始终处于劣势。

悲壮,凄清,痛苦。

时代的洪流以无法阻挡的力量接踵而至。

一次比一次厉害——

直到古老的皇权观念、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正统观念,以及由士大夫所组成的统治上层等事物,一个接一个被破坏和摧毁为止。

墨白进到海城县时,县城里人山人海,过年般热闹。

他们一行跟着人流很快就得到消息,今天是大烟走私、经销贩子古茂财和余大有被枪毙的日子。

这两人以前可是县城的大人物,家财万贯背景通天,百姓们喜闻乐见他们倒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