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梁山大反攻(2/2)
战至午后,官军终于溃败。
童贯在亲兵护卫下仓皇逃窜,张叔夜断后且战且退。
方天靖率军追击,正遇辛从忠率一队兵马掩护撤退。
“辛都监何必为童贯卖命?”
方天靖劝道,“今朝廷奸臣当道,都监何不另谋出路?”
辛从忠冷笑道:“休得多言!今日之败,他日必报!”
说罢他便虚晃一枪,拨马便走。
方天靖也不追赶,任其离去。
旁边徐宁不解:“头领为何放她离去?”
方天靖微微一笑:“先留着他,他日必有用处。”
童贯败退济州,清点残兵,十四万大军只剩三万余人。
他在府衙中大发雷霆,众将皆不敢言。
“枢相息怒。”
张叔夜劝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当务之急是守住济州,防止贼寇乘胜追击。”
童贯想了一下,这才说道:“张知府,本相欲调你镇守济州,以防梁山贼寇。原济州李知府调任海州,你意下如何?”
张叔夜大惊:“下官才疏学浅,恐难当此任!”
这么厉害的对手,他还不想找死。
虽然史书记载就是他招降了梁山三十六寇,荡寇志说他杀尽梁山好汉。
可这是水浒主世界,他对自己毫无自信!
童贯摆手:“不必推辞。本相已经修本上奏,保举你为济州知府。”
实际上他心中却想,这张叔夜素与我不和,正好借此机会将他留在前线。
第二天,童贯带着残兵败将返回东京。
卢俊义以二龙山守备空虚为由,婉拒了晁盖的盛情,带领大军也踏上了归程。
童贯大军大败的消息很快传开,朝野震动。
官家赵佶勃然大怒,连下三道圣旨斥责童贯。
蔡京、高俅等四大奸臣同气连枝,这个时候不是他们争斗的时候,纷纷上书替童贯求情。
梁山这边,却是欢庆胜利。
晁盖在忠义堂大摆筵席,犒赏三军。
席间,方天靖特意向张清打听刘慧娘之事。
张清说道:“这刘慧娘乃是忻州府东城防御使刘广之女,据说精通兵法谋略,人称女诸葛。”
方天靖点头不语,心中已有计较。
而此刻的东京城中,童贯跪在金殿之上,汗如雨下。
官家赵佶怒掷奏章:“十余万大军,竟败于草寇之手!童贯,你该当何罪!”
童贯叩首不止:“臣罪该万死!然梁山贼寇确有非凡之处,尤以其火炮犀利,非寻常官军可敌。”
高俅出班奏道:“陛下,童枢相理当问罪。不过梁山如今势大,并不是问罪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再派大军,剿灭梁山。”
蔡京却道:“老臣以为,剿抚并用方为上策。可先招安,若不成再剿不迟。”
朝堂之上,众说纷纭。
而远在梁山的方天靖,已开始筹划下一步行动。
他召来凌振:“轰天炮虽利,尚有改进余地。我这几日绘得几张新图,你来看看看...”
对于凌振来说,这简直是最悦耳的声音。
他最期待的就是方头领的指点,随意的一句话对他来说都是如获至宝!
很快,童贯惨败的消息已便传遍江湖,各地豪杰纷纷侧目。
梁山之声威,至此达到顶点。
然而方天靖心中明白,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朝廷不会善罢甘休,内部的矛盾也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