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人在水浒多子多福什么鬼 > 第184章 反对意见

第184章 反对意见(2/2)

目录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和磅礴的野心,仿佛已经看到了义军烽火燎原的景象。

方貌、邓元觉、石宝等猛将闻言,顿时热血上涌,激动不已,纷纷抱拳:“谨遵圣公号令!我等愿为前驱,万死不辞!”

方垕抚须沉吟,缓缓道:“六个月,时间虽紧,但若精心准备,未必不能成事。如今教内人心可用,正是奋发之时。”

方百花则显得更为谨慎,她补充道:“大哥所言极是。但这六个月至关重要,须得将内部打造成铁板一块,全力恢复元气,囤积物资,操练人马,方有胜算。”

方腊满意地点点头,目光随即转向了一直沉默不语的方天靖。

这个儿子在此次风波中的表现,远超他的预期,其隐忍、智谋和关键时刻的担当,都展现出了不俗的潜质。

“天靖,”方腊开口道,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栽培之意。

“此次平乱,你功不可没。这六个月,你便留在总坛,协助为父统筹全局。教中大小事务,你皆可参与决断。你在外历练两年,见识想必增长不少,正可一展拳脚。”

众人都看向方天靖,认为他必然会欣然领命,积极参与到这轰轰烈烈的起事准备中去。

然而,方天靖却微微皱起了眉头,并未立刻表态。

他沉吟片刻,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缓缓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地看向父亲,说出了一番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话。

“父亲,请恕孩儿直言。”

方天靖的声音让众人很意外,“此时起兵,孩儿认为时机尚未成熟。”

“哦?”方腊眉头一挑,并未动怒,只是示意他说下去。

方貌却有些按捺不住:“天靖,你这是什么话?如今内患已平,正是大展拳脚之时,岂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方天靖从容不迫地分析道:“三叔,非是侄儿怯战。请试想,我圣教虽经整顿,实力有所恢复,但究其根本,仍局限于东南一隅。

教众虽勇,然缺乏正规操练,装备粮草亦远不及官军精良充足。朝廷虽看似腐朽,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所能调动的兵马钱粮,仍远超我等想象。

此时若仓促起事,一旦朝廷调集重兵围剿,我等纵然能凭血勇暂据几座州县,终难逃被四面合围、各个击破之危局。”

他顿了顿,见众人若有所思,继续道:“再者,如今北方局势诡谲,朝廷正与金国联络,意图联金攻辽。此乃朝廷心腹之患,其注意力与精锐边军大多被牵扯于北境。

我等此时若在南方骤然起事,必迫使朝廷暂缓北顾,转而全力南下镇压。届时,我圣教便将独自承受朝廷之全力反扑,岂非替那辽国吸引了火力,徒为他人作嫁衣裳?此为时机之不利。”

“反之,”方天靖话锋一转。

“若我等暂缓起兵,一方面可继续暗中积蓄力量,广纳豪杰,深固根本。另一方面,可坐视朝廷与辽国鏖战。无论胜败,朝廷必元气大伤,国库更加空虚,民心愈发离散。

待到那时,北方战事方歇,朝廷兵马疲敝,内部矛盾激化,才是我等挥师北上、一举定鼎的最佳时机!”

他最后看向方腊,恳切说道:“至于睦州官场,父亲不必过于忧虑。孩儿手中尚有蔡京这块虎皮可用,足以暂时压制地方官府,使其不敢轻易窥探我帮源洞虚实,为我教发展争取更多时间。

故孩儿愚见,当前第一要务,并非仓促起兵,而是继续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暗中将圣教势力渗透至东南各州府,待天下有变,则大事可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