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密信牵出曹国公,私运兵器露罪证(2/2)
“查查近期与曹国公府有往来的商队。”
调查结果令人惊讶,李景隆的侄子李增枝掌管着一支庞大的商队,经常往来于京城和江南。
“商队……”
苏白若有所思。
“这或许是条线索。”
他命人重点监视李增枝的商队。
三日后,监视的人回报。
“大人,李增枝的商队明日要运一批货物出城。”
苏白当机立断。
“明日城门严查,重点检查李增枝的商队。”
次日清晨,李增枝的商队果然来到城门。
守城官兵按例检查,在货物中发现大量兵器。
“这是怎么回事?”
守城将领质问。
李增枝强作镇定。
“这是……这是要运往边关的军械。”
“可有兵部文书?”
李增枝支支吾吾。
“文书……文书在府中,我这就去取。”
苏白适时出现。
“李公子,不必麻烦了。”
李增枝见到苏白,面色惨白。
“苏……苏佥都……”
苏白检查那些兵器。
“制式与官造不同,像是私铸。”
他转向李增枝。
“李公子作何解释?”
李增枝汗如雨下。
“这……这是别人托我运送的,我不知情。”
“哦?托你之人是谁?”
“是……是个江南商人,我也不熟。”
苏白不再多问,命人将李增枝和商队全部扣押。
回到都察院,苏白立即审讯李增枝。
“那些兵器要运往何处?”
李增枝低头不语。
苏白取出从商队搜出的货单。
“货单上写着运往杭州,但本官查到,这批兵器最终要运往海外。”
李增枝猛地抬头。
“你……你怎么知道?”
“本官还知道,你们与倭寇有往来。”
李增枝面色灰败,终于交代。
“是……是叔父让我做的。”
“曹国公?”
李增枝点头。
“叔父与倭寇早有往来,用兵器和粮食换取白银。”
苏白心中震惊,面上不动声色。
“可有证据?”
“账册……叔父书房有本暗账,记录所有往来。”
苏白立即请旨搜查曹国公府。
朱元璋闻报震怒,当即准奏。
搜查结果令人震惊:在李景隆书房暗格中,不仅找到了那本暗账,还发现了与黑鹰教往来的密信。
证据确凿,李景隆无从抵赖。
乾清宫内,朱元璋看着暗账和密信,勃然大怒。
“好个李景隆!竟敢通敌叛国!”
他当即下旨,将李景隆革职查办。
退朝后,朱标找到苏白。
“苏兄此次又立大功。”
苏白躬身。
“此乃臣分内之事。”
朱标低声道。
“不过……李景隆在朝中经营多年,党羽众多,你要小心报复。”
“谢殿下关心。”
回到都察院,苏白继续审理此案。
在审讯李景隆时,一个细节引起他的注意。
“你说与黑鹰教往来是不得已,为何?”
李景隆苦笑。
“他们抓住了我的把柄。”
“什么把柄?”
“我年轻时一时糊涂,做过一件错事……”
苏白追问。
“什么错事?”
李景隆却闭口不言。
苏白觉得此事不简单,命人仔细调查李景隆的过往。
调查结果令人意外,李景隆年轻时曾参与一桩科举舞弊案,但当时证据不足,不了了之。
“科举舞弊……”
苏白若有所思。
他继续深挖,发现此案牵涉到一位已经致仕的大学士。
“看来,黑鹰教就是用这个把柄控制李景隆的。”
苏白立即进宫禀报。
朱元璋闻报,沉默良久。
“科举舞弊……咱记得那桩案子。”
“陛下,是否要重新审理此案?”
朱元璋摇头。
“时隔多年,证据难寻。况且那位大学士已经致仕,不必再追究了。”
“臣明白。”
苏白知道,皇上这是要保全老臣的颜面。
他不再多问,转而处理李景隆通敌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