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碎片解析,编译之始(1/2)
接下来的日子,林核在晨露部落的织法园旁,获得了一处相对独立的研究区域。这里靠近部落边缘,能量流动相对平缓,减少了对核心古树网络的潜在干扰。薇菈指派了两名对能量感知敏锐、且心思缜密的年轻祭司学徒协助他,主要负责记录和传递物品,避免林核过度接触可能被规则碎片污染的物品。
研究的主体,是林核从泣语林地带回的三块被“封装”的较小规则碎片。它们被林核以高度有序的精神力牢笼禁锢着,悬浮在特制的、由净化过的古木和荧光苔藓制成的隔离盒中,盒壁铭刻着简易的、用于隔绝能量扩散的叶络文符号。
林核的研究方法,依旧秉持着谨慎的原则。他没有试图强行打破精神封印,也没有用反物质能量去接触,而是将混沌感知催动到极致,如同最高倍的显微镜,从外部仔细观察这些碎片的能量结构、规则符文的流转方式,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中稀薄生命之息的微弱互动。
他发现,这些规则碎片并非完全死寂。在精神封印的隔绝下,它们内部那些代表“终结”、“停滞”的符文,依旧在以一种极其缓慢、近乎停滞的速度自行运转,并持续散发着微弱的、扭曲规则的力场。这种力场正是造成能量淤塞的元凶。
“它们像是一种……自带程序的污染源。”林核在心中构建着认知模型,“程序的核心指令,就是‘终结’与‘停滞’。一旦接触到流动的能量(尤其是生命之息),就会激活这些指令,强行改变能量的正常运转规则,使其淤塞、衰败,甚至转化为‘荒’。”
这与反物质能量的“直接湮灭”不同,更像是一种“规则层面的病毒”,通过修改“系统代码”来造成破坏。
那么,能否“反编译”这些规则病毒?
林核想到了自己掌握的能力——“规则编译”。这是他在研究大预言术和真理构筑时领悟的技巧,其核心在于理解规则的结构,并对其进行有限的修改或定义。
他尝试着,分出一缕比发丝还细的精神力,小心翼翼地穿透自己布下的精神封印,如同探针般,轻轻触碰其中一块规则碎片最外围的一个相对简单的“停滞”符文。
刹那间,一股冰冷、僵硬的意念顺着精神力反馈回来,试图侵蚀他的感知。林核立刻稳住心神,不去对抗,而是如同观察流水般,仔细体会这个符文的结构、能量流转的路径、以及它所蕴含的“停滞”规则的具体表达方式。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力的过程。每一个规则符文都复杂无比,充满了异界的、与主世界和龙岛认知体系迥异的逻辑。他需要像破译古老密码一样,一点点解析其含义和运作机制。
时间在专注的研究中飞速流逝。两名祭司学徒安静地守在研究区域外,看着林核时而凝立不动,时而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勾勒出他们无法理解的、由光痕组成的复杂结构图。
几天后,林核对那个最简单的“停滞”符文有了初步的理解。它并非直接停止能量流动,而是通过一种奇特的规则干涉,大幅增加能量粒子间的“静摩擦”,使其难以移动,从而达到“停滞”效果。
理解了原理,就有可能进行干预。
林核再次调动精神力,这一次,他没有模拟生命织法,而是纯粹运用“规则编译”的技巧,尝试在那个“停滞”符文运转的路径上,构建一个极其微小的、反向的“润滑”指令。
这并非直接删除或修改原有符文(那很可能引发碎片整体的激烈反抗),而是在其规则表达的过程中,巧妙地插入一个“补丁”。
过程如同微观层面的精密手术。林核的精神力必须精准地切入符文运转的间隙,在不破坏其整体结构的前提下,植入那个微弱的反向指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