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 > 第110章 归途与布局

第110章 归途与布局(2/2)

目录

接着,沈青云目光扫向发改委、住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负责人:“龙腾集团的谈判,明天下午我主谈。你们要把前期梳理清楚的项目资产清单、法律风险评估、以及我们能够提供的合规政策支持准备好。我们的底线是:依法依规,公平合作,拒绝任何形式的利益输送和隐性债务绑架。要展现出我们优化营商环境的诚意,也要守住政府的底线和人民的利益。”

各部门负责人纷纷领命。

沈青云最后强调:“这次谈判和这次收网,是检验我们新班子战斗力的试金石。各部门必须紧密协作,信息畅通。我们要通过这两场硬仗,让林峰的干部群众看到希望,让外界投资者看到信心,也让那些蠢蠢欲动的腐败分子和黑恶势力看到震慑!”

会议简短而高效,众人带着明确的任务和沉甸甸的责任离开。

夜深人静,沈青云独自留在办公室。他没有处理堆积的文件,而是站在那幅巨大的林峰市地图前,目光深邃。

他的手指划过城北那片标志着烂尾楼的区域,那里曾是无序开发和权力腐败的伤疤,即将迎来新生。他又将目光投向整个林峰版图,思考着绿色转型的产业布局,思考着如何将云川之行的启发,融入到林峰乡村振兴、特色农业培育的工作中去。

他想起了王磊电话里那句“鲶鱼”的玩笑,却品出了别样的意味。自己这条“鲶鱼”,在林峰这潭水中搅动起了变革的波澜,那么,是否也有可能,去更需要“鲶鱼”的地方,搅动一池春水呢?这个念头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在中央党校学习时就已埋下种子,此次云川之行,让这颗种子开始萌芽。

他知道,林峰的局势远未到高枕无忧的地步,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干部队伍思维观念的转变,都非一日之功。但大局已定,航向已明,具体的航行,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精细化的操作。

他坐回办公桌,摊开笔记本,开始梳理思路。一页写下“林峰当前重点工作与风险点”,另一页则写下“关于区域协调发展与干部交流的思考”。后一页上,他列举了像云川这类地区普遍面临的基础设施、产业培育、人才短缺等困境,也写下了自己的一些初步构想。

这并非好高骛远,而是他作为一位逐渐走向成熟的政治干部,开始自觉地从更宏观的层面思考问题,将一地的实践与全局的需要联系起来。

就在沈青云伏案工作之时,林峰的夜色下,暗流仍在涌动。

赵彪在一处隐蔽的会所里,烦躁地踱步,手下汇报着“风声紧”、“条子盯得厉害”。他试图联系几个曾经的“保护伞”,有的电话无法接通,有的语气躲闪。一种大难临头的预感笼罩着他。

而在龙腾集团下榻的高级酒店套房里,张副总同样未眠。他反复看着林峰方面提供的项目资料和政府最新出台的营商环境优化措施通报,又与总部进行了长时间的视频会议。沈青云的突然离开与迅速返回,以及林峰内部隐约传来的整顿风声,都让他意识到,这次的合作对象,与以往遇到的地方官员似乎有所不同。或许,那个年轻书记提出的“健康、法治、可持续”的合作模式,才是更长远的选择?

第二天下午的谈判,以及明天晚上的收网行动,将如同两把手术刀,切入林峰的肌体,切除毒瘤,疏通血脉。

沈青云合上笔记本,揉了揉眉心。窗外,晨曦微露,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他深知,归途结束,真正的较量,才刚刚进入关键时刻。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