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 > 第26章 终极审讯

第26章 终极审讯(1/2)

目录

曹斌被秘密押送至与世隔绝的办案基地,关押在比林怀明级别更高的特殊审讯区内。他的落网,标志着“鼎坤案”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但也意味着最艰难、最敏感的终极较量正式拉开序幕。

如何撬开曹斌的嘴,让他交代出其父曹卫东,乃至更高层级可能存在的涉案情况,成为摆在专案组面前最严峻的挑战。

指挥部内,赵伟民召集了包括沈青云在内的核心骨干,进行战前部署。

“曹斌不同于林怀明,也不同于周国富。”赵伟民语气凝重,“他自幼生活在权力光环下,见识广,心眼多,对法律程序甚至比一些老警察还熟悉。他更清楚自己罪行的严重性,也更深知其背后势力的能量。常规的审讯手段,恐怕对他效果有限。”

一位资深审讯专家开口道:“是的,赵组。曹斌的心理防线会非常坚固,他可能会顽抗到底,也可能会把所有罪行都揽到自己身上,以求保住他父亲和他背后的关系网。”

“所以,我们必须找到他的‘命门’。”赵伟民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沈青云身上,“沈青云,你对曹斌的研究最深入,前期分析也最精准。这次审讯,你依旧担任核心分析员,我需要你像之前一样,精准捕捉他的心理变化,找到突破口。”

“是,赵组。”沈青云沉声应道。他知道,这将是他在这个案件中面临的最大考验。

审讯室内,灯光调试得比以往更加讲究,既保证了清晰度,又避免给嫌疑人造成过度刺激。曹斌坐在审讯椅上,虽然穿着统一的羁押服,脸色憔悴,但眼神深处却残留着一丝属于他那个阶层的倨傲和审视。他甚至在看到主审官和观察镜时,嘴角还扯出了一抹若有若无的冷笑。

主审官依旧是经验丰富的刘警官,他按照既定策略,开始了第一轮交锋。

果不其然,曹斌表现得极为配合,却又滑不溜手。对于红星机械配件厂制毒一事,他声称自己完全不知情,只是投资失误,被手下人蒙骗;对于与林怀明的资金往来,他辩解为正常的商业合作;对于其父曹卫东,他更是表现得一脸无辜,声称父亲为人正派,对此毫不知情,所有事情都是他一人所为。

他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被手下坑害”、“一时糊涂”的纨绔子弟,试图将案件性质尽可能地向“商业犯罪”和“个人行为”方向引导,竭力回避其背后的政治因素和家族色彩。

审讯进行了数个小时,进展缓慢。

观察室内,沈青云紧盯着曹斌的每一个微表情和肢体语言。他发现,曹斌在回答大多数问题时,虽然语速平稳,但放在挡板下的手指却在无意识地、有节奏地敲击着膝盖,这是一种内心紧张却又试图强装镇定的表现。而当刘警官偶尔提及某些关键节点,比如“埃里克·陈”、“境外账户特定时间的大额资金流动”时,他的瞳孔会有极其细微的收缩,呼吸也会出现瞬间的停滞。

他在害怕,害怕这些被精准点出的细节。

“刘警官,”沈青云通过耳麦传递信息,“他在试图构建一个‘无知纨绔’的人设来脱罪。可以尝试集中火力,攻击他自诩的‘商业能力’和‘掌控力’,用他无法辩驳的专业细节和资金流向,撕破他的伪装,让他意识到我们对他了如指掌,他的表演毫无意义。”

审讯室内,刘警官接收到信息,立刻调整了策略。他不再纠缠于曹斌是否知情,而是开始用极其专业、甚至有些晦涩的金融术语和跨境资金运作细节,对曹斌进行追问。

“曹斌,请你解释一下,去年第三季度,你通过维京群岛的‘天鹅控股’转入开曼‘落日基金’的那笔八百万美元,在三天内通过三次货币置换和远期合约对冲,最终转化为欧元注入你德国子公司账户,其背后的商业逻辑和风险考量是什么?”

“你指示埃里克·陈在明矾市红星厂建立的那个小型反应釜,其物料平衡数据和能耗曲线,与你之前在海外实验室获取的某种苯丙胺类衍生物的合成路径高度吻合,这你怎么解释?”

一个个专业、精准、直指核心的问题抛出来,曹斌脸上的从容渐渐消失了。他开始有些应接不暇,额头渗出冷汗,对于一些过于专业的操作细节,他根本无法给出合乎逻辑的商业解释,漏洞百出。

他试图维持的“商业精英”形象,在专业的拷问下轰然倒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