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娇宠扫炕格格:玄烨,崽崽又来咯 > 第八十六章 北疆烽烟

第八十六章 北疆烽烟(2/2)

目录

中路军由玄烨亲自统领,率京师八旗精锐及火器营兵,共三万四千余人,出独石口北上,直捣黄龙!

东路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九千余人,出大兴安岭,沿克鲁伦河西进,堵住噶尔丹东窜之路。

西路由抚远大将军费扬古统率四万六千余人,分别自归化、银川北上,穿越茫茫沙漠,意图切断敌军归路,伺机歼敌!

另有一万后勤部队,动用超过六千辆运粮大车,源源不断将粮草军需运往前线。

计划之周密,规模之宏大,决心之坚定,前所未有!

出征前夜,永寿宫内灯火通明。

楚言一遍遍检查着为胤祚准备的行装,从贴身的裘皮袄到防冻伤的膏药,事无巨细。

胤祚则默默擦拭着玄烨赏赐的那把蒙古小弯刀,眼神中既有对未知战场的紧张,更有一种少年人特有的豪情。

“额娘,您别担心,儿臣会紧跟皇阿玛,也会照顾好自己。”胤祚看着母亲微红的眼眶,轻声保证。

楚言将一枚亲手绣的、装着平安符的荷包塞进儿子怀里,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一定要平安回来。”

二月底,尽管春寒料峭,十万清军誓师出征!

旌旗蔽日,刀枪如林,马蹄声震动了北京城。

玄烨一身戎装,御驾亲征。

年仅十五岁的胤祚,穿着特制的甲胄,骑在一匹温顺的战马上,紧紧跟随在御驾之旁。

他那尚显稚嫩却异常沉静的面容,在肃杀的军阵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大军一路北上,出独石口,深入漠北。

路途艰险,风寒刺骨。

胤祚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什么叫“风餐露宿”,什么叫“军令如山”。

他跟着大军日行百里,啃着干硬的军粮,喝着冰凉的河水,却从未叫过一声苦。

玄烨有意磨砺他,时常将他带在身边,观摩如何安营扎寨,如何布置哨探,如何根据舆图判断敌情。

胤祚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他将皇阿玛的每一句指点,将领们的每一次讨论,都默默记在心里。

他亲眼看到后勤部队的艰辛,看到斥候探马的危险,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含义。

由于计划周详,三路大军齐头并进,配合默契,进展颇为顺利。

中路军在玄烨的率领下,于五月初顺利抵达克鲁伦河流域,逼近了噶尔丹的大营。

决战的气氛,瞬间紧绷!

噶尔丹显然没料到清军来得如此之快,阵脚大乱。

当他得知不仅是康熙亲率的中路军已兵临城下,东、西两路大军也正按照计划向他合围而来时,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枭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恐慌。

寡不敌众!退路将被切断!

没有任何犹豫,在清军发起总攻的前夜,噶尔丹做出了他一生中最“明智”也最“狼狈”的决定——弃营而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