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胤祐入尚书房(2/2)
这日,内务府送来入读尚书房的吉服和一套崭新的文房四宝。
胤祐被楚言按着试穿那身略显板正的小袍子,浑身不自在,扭来扭去,小嘴撅得能挂油瓶。
“额娘,能不能不去啊?”胤祐苦着一张小脸,“尚书房一点也不好玩,六哥每天回来都要写好多字,手都酸了。”
正在一旁安静看书的胤祚闻言,抬起头,温声道:“七弟,读书明理,是皇子本分。尚书房的师傅们学问都好,你去了能学到很多有趣的东西。”
“有什么有趣的?”胤祐眨巴着乌溜溜的大眼睛,“有爬树有趣吗?有斗蝈蝈有趣吗?”
楚言看着小儿子那懵懂又抗拒的模样,又是好笑又是发愁。她深知这孩子心性未定,若强行押去,只怕适得其反,反倒让他对读书生出厌烦之心。可规矩就是规矩,皇子到了年纪,必须入学。
晚膳时,玄烨过来,自然也问起了胤祐入学的事。
楚言便将孩子的抵触情绪委婉说了。
玄烨看着正努力跟一块红烧肉“搏斗”的胤祐,小家伙吃得满嘴油光,浑然不觉自己即将面临的“苦难”。他放下筷子,沉吟片刻道:“朕知道了。祐儿性子活泼,与他六哥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师傅和伴读的人选,朕会仔细斟酌。”
几日后,旨意下来了。玄烨为七阿哥胤祐择定的师傅是翰林院一位姓陈的编修,据说学问扎实,性情也颇为宽和耐心,最是擅长启蒙。
而伴读的人选,则定下了满洲勋贵子弟——隆科多长子岳兴阿,年纪与胤祐相仿,据说也是个活泼好动的性子。
这安排,明显是考虑到了胤祐的性格特点,既安排了耐心的师傅,又找了个能玩到一块去的伴读,可谓用心良苦。
楚言心下稍安,开始抓紧最后的时间给儿子做“思想工作”。她不再逼他坐着认字,而是将一些简单的道理编成小故事讲给他听,告诉他学会了认字,就能自己看更多有趣的故事;学会了算术,以后就能知道自己有多少宝贝弹珠。
“那……学会了写字,是不是就能给大哥写信了?”胤祐忽然仰起脸问。他记得大哥随皇阿玛去木兰时,就是写信回来的。
楚言一愣,随即笑着摸摸他的头:“当然能。等你学会了,想给谁写都行。”
胤祐似懂非懂,但眼里对“写信”这件事,似乎生出了一点点模糊的向往。
入学前一日,玄烨特意来了永寿宫,将胤祐叫到跟前。他没有说太多大道理,只是拿出一把小巧精致、未开刃的蒙古小弯刀,样式与赏给胤祚的那把有些相似,却更小巧些。
“祐儿,明日就要去尚书房了。”玄烨将小弯刀递给他,“这是皇阿玛赏你的。读书如同磨刀,需得静心,方能锋利。你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