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2/2)
新人演员这份赤诚值得珍视。
好在次日她就得返校,没太多时间沉浸在离愁中。
转眼十一月,王泷正也迎来杀青。
不过他不用离开蓝岛,转身就进了《心理罪2》剧组。
王泷正进组时,《心理罪2》已开机十余天。
相比第一部的四个案件,第二季仅分《暗河》《教化场》两章。
《暗河》讲述某村靠贩卖人口发家的骇人故事,虽震撼却与主线关联不大。
此单元将引入新角色米楠——她将成为后续电影版女主角。
而《教化场》才是第二季真正的核心,堪称整个\"绿藤刑侦宇宙\"反派起源。
\"教化场\"原型出自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斯金纳箱\"实验,旨在通过条件反射定向塑造生物行为。
简言之,人类的喜怒哀惧皆可被人工制造,类似巴甫洛夫的狗实验,但更具社会性。
剧中,\"教化场\"原为上世纪社会心理学实验,初衷是探索理想人格培养方式。
随着实验推进,主办方发现受试者遭受严重心理创伤,遂紧急叫停并封存项目。
实验虽止,伤害未消。部分受试者在有心人引导下化身复仇者。
在接连手刃多名\"凶手\"后,他们引起警方注意。为躲避追捕,核心成员潜逃。
正如屠龙少年终成恶龙,复仇过程中,这些受害者逐渐沉迷于操控他人命运的。
完成几项试验后,他们不再满足于普通目标,转而盯上高智商天才群体。
这些自称\"新恶龙\"的势力暗中集结,组建了代号为\"q\"的秘密团体。
他们的终极目标是掌控人类文明进程,以此审判整个世界。
不得不说,那些流传千古的反派角色,往往都拥有远大的抱负与坚定的信念。
q组织精心挑选目标人物,通过制造各种\"意外事件\"来考验他们。
这既是一种磨砺,也是一场筛选。
顺利通过考验的人,将获得加入q组织的资格。
比如针对方木的\"教化场案\",针对关宏峰的\"灭门案\",以及针对秦明的\"臼齿栽赃案\"。
在后续的《唐人街探案》中,秦风也将面临类似的考验。
这些情节将在各自的故事线中逐步展开。
《心理罪2》仅仅是这个庞大设定的开端。
作为续作,由经验丰富的五百导演掌镜,剧本完成后几乎不需要制片人孟浩过多干预。
\"第二部时间线设定在2006年,十年后的《白夜追凶》里会出现邰伟,但方木却消失了......\"
五百感叹道:\"虽然不清楚你明年电影版的计划,但我总觉得方木的结局不会太美好。\"
孟浩淡然一笑:\"故事不同于人生,很多结局从一开始就已注定。\"
\"还以为你是偏爱圆满结局的类型。\"
\"作为观众我确实喜欢大团圆,但身为创作者,悲剧往往更令人难忘。\"孟浩耸耸肩。
确实,那些流传久远的经典作品,大多以悲剧收场。
不知创作者们是否刻意为之,总喜欢用观众的痛苦换取作品的深度。
\"电影版什么时候启动?\"五百询问。
\"明年吧。\"孟浩话锋一转,\"对了,你那部《画江湖之不良人》开播了吧?最近太忙没关注,反响如何?\"
这部由五百主导的漫改网剧命运多舛,二月份杀青后一直压到十月才得以上线。
原本计划八月播出,却接连撞上《老九门》和《精绝古城》,最终推迟了两个月。
如今网剧市场竞争激烈,五大平台全年上线四百余部作品,档期冲突已成常态。
提及此事,五百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的神色。
\"唉,本想借着动漫原作的东风,结果数据上完全没体现出来。\"五百无奈地摇头。
平心而论,这部剧的制作水准并不低。
漫改真人剧向来是原着粉的重点吐槽对象。
二次元的设定搬到三次元,难免会显得违和。
制作方也进退两难——改动太少会被批还原度低,改动太大又会被粉丝围攻。
相较而言,《画江湖之不良人》的豆瓣8.3的评分,观众除了觉得造型略显中二外,整体评价都还不错。
但即便口碑不俗,播放数据却只是勉强及格。
开播一个月总播放量刚破4亿,其中不少还是冲着弧光这块金字招牌来的。
放在去年,这个成绩尚可。但在动辄二三十亿的市场环境下,就显得相形见绌。
两季联播的情况下,预计总播放量约在7虽然能确保奇异tV支付尾款不至于亏损,但五百仍感到失落。
同样的制作团队,同样的播出平台,与孟浩合作就能创造爆款,自己主导却只能保本。
这样鲜明的对比,让他连找借口的余地都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