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华娱:我的目标是幕后之王 > 第95章

第95章(1/2)

目录

\"至于世界观构建,我认为首部作品应该聚焦于人物塑造和基础叙事。等市场反响良好,再考虑在续作中拓展世界观也不迟。\"

对于原创Ip而言,最忌讳的就是贪多求全。

短短100分钟的时长,若既要刻画人物弧光,又要推进主线剧情,还要铺陈宏大世界观,最终很可能顾此失彼。

就连《指环王》这样的史诗巨制,也需要三部曲的篇幅来完成\"销毁魔戒\"这个核心叙事。

陈思成在电影创作上颇具见地,他采纳了孟浩的建议,决定将首部作品定位为纯粹的悬疑类型片。

剧本初稿敲定后,项目迅速进入筹备阶段。

与陈思成前作《北爱》相同,万达影业仍是本片的主要投资方和出品方。

其他联合出品方包括陈思成个人的骋亚影视、芒果娱乐、尤酷旗下新成立的合一影业,以及孟浩的弧光影视。

《唐人街探案》总投资预算8000万元。按照行业惯例,孟浩作为编剧的剧本通过片酬折抵投资并追加现金投入,弧光影视在本项目中总计注资1300万元。

虽然资金无需一次性到位,但陈静仍提醒孟浩:在现有投资项目回款前,不宜再启动新项目。

她为老板梳理了公司当前运作的四大重点项目:《伪装者》《法医秦明》《最好的我们》以及《唐人街探案》。

此外还有些小型企划,比如与郭凡的合作项目,于毅负责的《灵魂摆渡》舞台剧对于成立仅一年余、尚未引入外部融资的弧光影视而言,同时运作四个大型项目已接近其承压极限。

虽然弧光影视成立时间不长,作品数量有限,但每部剧都成为现象级爆款。

凭借去年三千多万的营收,加上《灵魂摆渡2》两千多万的分成,公司才有底气进行大规模投资布局。

想到这儿,陈静总忍不住感慨刘军的靠谱。

尽管这位\"大叔\"偶尔显得油腻,还总想带偏自家年轻老板,但在商业合作上,他从不拖泥带水。

要不是他每个项目都及时结算,老板哪来的闲钱玩风投?

不过让陈静意外的是,孟浩拿到投资资料后迟迟没有动作,反而又立项了新电影。

\"影视公司不拍戏还能干什么?\"孟浩笑道,\"至于风投,时机还没到。\"

\"什么时机?\"陈静不解。

孟浩望向窗外沉默良久:\"等股市崩盘。\"

\"这......\"陈静蹙眉,\"您从哪儿听来的消息?\"

\"园区门卫黄大叔。\"

\"等等,那位不是姓王吗?\"

\"是吗?\"孟浩挠头,\"他口音挺重的,好像是上沪......不对。\"陈静猛然反应过来,\"我们不是在说股市吗?门卫大叔能预测大盘走势?\"

\"那倒不是。\"孟浩解释道,\"前天晨跑时闲聊,他问我公司上没上市,说自己也投了几万块,一周就赚了一万多,正考虑辞职呢。\"

这让他想起着名的\"菜市场理论\"——当连买菜大妈都开始谈论股票时,行情基本见顶。

此时市场已无增量资金,只剩资金外流。大户撤离引发恐慌,新股民踩踏出逃,最终形成\"多杀多\"的惨剧。

A股这轮牛市已持续一年,上证指数从2000点飙到4800点,无数小白闭眼买入都能赚钱。

如今茶余饭后,不谈几句股票收益都觉得少了点什么。

谁都明白这种狂欢难以为继,却都自信能及时抽身。

这种天真,像极了从未见过镰刀的韭菜。

所以孟浩选择按兵不动。谁知道今天投出去的钱,明天会不会变成压垮自己的巨石?

此刻的他,正静静等待暴风雨来临。

唯有如此,资本市场的狂热才能冷却。各类资产价格将回归合理区间,他那三千万才能发挥更大价值。

\"要等多久呢?\"

\"这我哪说得准,静姐你真把我当半仙了?\"孟浩笑道。

这就是矛盾所在——所有人都预见到泡沫会破,却无人知晓具体时间。

但他并不焦虑,手握现金静待时机便是。

等待期间他并未虚度光阴。那200多G的行业资料已被他悉数消化,对初创企业生态已了然于胸。

值得关注的项目确实不少,可惜三千万的资金体量,遇到优质标的就得all。现在远没到能任性撒钱的时候。

经过反复权衡,孟浩在陈静的初选名单中圈定了七八家天使轮或A轮的潜力企业,让她重点跟进尽调。这类项目既有资本热度,又能确保投资回报。

《最好的我们》收官一周后,《法医秦明》也在蓝岛完成最后拍摄。

东方影都片场,周羽桐望着拆卸设备的剧组人员怔怔出神。以往演配角时,杀青只是意味着新一轮试镜的开始。但这次不同——她是贯穿全剧的主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