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1/2)
\"那就是需要准备十二个剧本。\"孟浩微微蹙眉,\"每月要完成四个剧本,况且这类综艺剧本与传统影视剧本差异很大。单靠我们弧光团队,时间上恐怕来不及。\"
\"孟总不必担心,我们项目组有专门的编剧团队,同时也会对外征集剧本。\"何晨解释道,\"邀请您主要是希望由您担任节目内容的总监制,把控整体方向。\"
孟浩立刻明白了对方的用意,这相当于影视项目中的总编剧角色,负责宏观架构,具体细节则由其他编剧完善。
\"项目预计何时启动?\"孟浩继续问道。
\"还需要些准备时间,估计下个月正式开始。\"何晨笑着说,\"我们一直在等待这次研讨会的最终结果,现在总算可以推进了。\"
孟浩点头表示理解:\"弧光近期有几个重点项目在推进,时间确实紧张。这样吧,月底或下月初我抽空联系你,届时再详谈合作细节。\"
\"太好了!\"何晨喜形于色,\"那我就恭候孟总的消息了。\"
送走何晨后,孟浩独自在办公室陷入沉思。
这个项目确实引起了他的兴趣,不仅因为节目本身,更看重与芒果tV建立合作的机会。虽然芒果tV是新晋平台,但依托芒果卫视的强大资源,未来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正如对方所言,那些不适合传统影视项目的小故事创意,完全可以通过综艺形式呈现。或许弧光可以考虑增设网络综艺部门,拓展业务版图。
不过要深入合作,仅担任内容总监显然不够,至少要参与整体策划。这些都可以后续协商,正好利用这段时间深入了解芒果tV和何晨的底细。
眼下更紧迫的是《法医秦明》和《最好的我们》的前期筹备,以及《伪装者》的后续拍摄工作。
提起《伪装者》,研讨会上他与侯洪亮聊到了王悦君的伤情。医生建议至少休养一个半月,但这姑娘仅三周就咬牙返回片场带伤工作。若不是她的经纪人总抱怨戏份删减太多,孟浩对她的敬业精神倒是颇为赞赏。
正打算联系李雪询问拍摄进度,手机突然响起。巧的是,来电显示正是李雪。
\"刚想找你聊聊,这就来电话了。\"孟浩轻松地开着玩笑。
然而电话那头的李雪语气凝重:\"有个突况需要向你汇报。\"
\"听你这语气,怕不是什么好消息。\"孟浩敏锐地察觉到异样,\"该不会又有人受伤了吧?\"
开机仪式那天没下雨果然是个不祥之兆。
\"倒不是天气的原因。\"李雪的回答让孟浩松了口气。
\"那到底怎么回事?\"孟浩追问。
李雪疲惫地叹了口气:\"还是陈谦在闹,嫌给小王的戏份删减太多,非要加戏。\"
\"靠!不是早跟他说清楚了么?\"孟浩火冒三丈,\"我们是为演员身体考虑才调整剧情的。编剧组巴不得多写点戏,问题是她那身子骨扛得住吗?\"
\"他这次不打动作戏的主意了,想在文戏上做文章。\"李雪无奈道,\"他自己改了个孟浩点开微信文件,刚扫两眼就气得直咬牙。
\"这他妈什么不通的玩意儿?\"孟浩破口大骂,\"给狗当厕纸都嫌硬!\"
\"谁说不是呢。\"李雪苦笑,\"可人家现在仗着投资方身份,逼着剧组按他的意思改。\"
\"让他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孟浩斩钉截铁地说。
\"你最近能抽空回来一趟吗?\"李雪的声音透着心力交瘁。
孟浩深呼吸平复情绪,盘算着手头的工作。
\"行,我把这边事情安排下,明天就飞回去。\"
横店《伪装者》片场。
宋秩快步走向\"小白楼\"。
说好过年就回来的人,愣是拖到元宵节后还在京城。虽然知道他确实有事要忙,宋秩每天也只能借着汇报剧组情况的由头发发微信。
明明前两天还说至少要一周后才能回来,结果刚才收工时突然听说孟老师已经到剧组了。
宋秩憋着一肚子火来找这个\"骗子\"算账。
刚进门就撞见王欧。\"欧姐,听说孟老师回来了?\"
\"嗯,刚和李导他们去会议室了。\"王欧神色古怪地回答。
宋秩敏锐地察觉到异常:\"出什么事了?\"
王欧四下张望,压低声音:\"我路过导演组时听见里面吵得厉害,好像是和小王那个经纪人陈谦。\"
\"啊?\"宋秩心头一紧,\"孟老师和李导吵起来了?\"
\"那倒不是。\"王欧摇头,\"听动静主要是和陈谦在吵。\"
宋秩悬着的心刚放下,又升起新的疑惑:好端端的怎么会和经纪人起冲突?
王欧神秘兮兮地补充:\"好像是为了改剧本的事。\"
\"原来传言是真的?\"宋秩惊讶地瞪大眼睛。
剧组里最近流传着王悦君对角色戏份被删减过多不满,私下联系编剧要求加戏的消息。
\"具体我也不清楚,都是听来的。\"王欧摆出一副不知情的表情。
宋秩侧耳倾听,走廊那头确实传来隐约的争执声。
\"欧姐,想不想去听点?\"宋秩突然拉住王欧。
\"这样...不太好吧。\"王欧嘴上推辞,语气却透着跃跃欲试。
人类天性中对身边人的八卦总是难以抗拒。
\"没事,\"宋秩笑着拽她往前走,\"导演组旁边的道具间隔音不好,现在正好没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