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FBI:让你演罪犯,演!懂吗? > 第145章 没有硝烟的战场

第145章 没有硝烟的战场(2/2)

目录

“没有《逃亡之际》马修·温斯洛的恶行永远不会暴露!李林会默默的死在人潮之中!或许《逃亡之际》本身的存在有问题,但是现在,它已经成为了另外一种揭示罪恶的平台!《逃亡之际》必须存在下去!”

博弈并不单单在导播大厅之内。

战火迅速蔓延,蔓延到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攻防作战在没有硝烟的互联网世界上在刚刚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在传统媒体控制的老牌资本巨鳄的攻势之下,新锐科技企业深度智能公司利用AI招架,调用了大量的算法优势,利用混沌模型计算,在最风口浪尖的热点话题之中,给出最鞭辟入里的答案……

厮杀不见血,烈度却已然拉满!

……

对于同舟会来说,他们的导弹计划却是因为飞机出现在了直播里而必须停止。如果飞机悄无声息的爆炸,那么解释权当然在他们手中,可现在,深度智能的卫星锁定了这架飞机,那他们自然不会这么冒险把飞机打下来……

可目前的情况是,哪怕是不使用导弹,李林和这架飞机也都要完蛋。

“这架飞机已经无法降落了,他们将在全世界的瞩目之下迎来死亡。”

“准备好接下来的运作,我们要尽快将李林的死亡影响力压制到最低。”

“如果他可以呢?”

“在大西洋上,黑夜之中迫降?别开玩笑了。”

……

而坐在老板椅上,看着电脑屏幕上直播画面的罗根·克拉克,正满脸阴沉的看着这个画面,他已经做了能够做到的一切。

罗根·克拉克,出身于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在人工智能领域颇有建树,20年前在他18岁时就已经登上过时代周刊封面,一时间风头无两,他编写的开源智能代码至今仍然是某些初创公司的底层代码。

这20年之中他开创了四家公司,在时代和名气的双重加持下,他的身价突飞猛进,至今已然是可公开榜单上最富有的几个人之一,而此时他的深度智能公司同时囊括了软件和硬件的开发,甚至在航空领域之内也略有涉猎……

罗根·克拉克,在未到40岁的年纪就已经站在了无数人仰望而不可见的高峰之上。他本可以就此享受人生,但奋斗和开创是他一直以来的人生信条,可当他看到拦在面前那堵坚硬的墙时,他不得不承认,一个人再怎么努力,再怎么走运,也无法打破那堵坚不可摧的墙。

他的事业没有停滞,深度智能公司本身仍然在蒸蒸日上,他们开发出的产品和他们的设计理念在全球范围内都大受欢迎,可是对于罗根·克拉克本人来说,他却没有像是这20年来里经历的那样,一直高歌猛进。

那种失落,让他难安。

一直到他注意到了李林,注意到了这个敢于打破常规,敢于与整个世界为敌,甚至试图掀起浪潮的家伙……这让他看到了打破那牢不可破桎梏的可能。

为了能更进一步,为了能让自己能看到更高处的风景,他向李林伸出了援手。在西奈山医院的帮助,此时此刻的帮助,都是他单方面的对李林释放了好感。

只是此时……

即便是罗根,也觉得自己多半要输掉这一局了,或许这一败,就会输掉所有。

但是还没有到最后一刻。

那架飞机虽然在不断的降低高度,但终究还在飞着呢,不是吗?李林还没有输,自己也还没有输,这架飞机上的所有人都还活着……

而李林最擅长的,不就是创造奇迹吗?

他盯着画面之中的那架仍在燃烧着的飞机,深吸了一口气:

“你可别让我失望,李林……”

……

另外一边。

特雷弗和约翰正在商议着拿下黑岩监狱的计划。

而伴随着时间流逝,他们几乎已经完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计划,一方面黑岩监狱本来就是特雷弗的后花园,另外一方面,约翰对于NYPD的防守力量配置拿捏的十分准确,两者彼此查缺补漏,黑岩监狱几乎已经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了。

约翰看向了坐在轮椅上的特雷弗:“什么时候开始行动?”

特雷弗思忖片刻说道:“等到前期筹备完毕,随时都可以开始……说实话,我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和你这样的条子一起研究犯罪计划。”

约翰笑了笑:“或许我们应该早些认识。”

特雷弗摇了摇头:“如果在那小子出现之前认识你,怕是我和我的朋友们会遇到很大麻烦,约翰。”

说到这里,约翰脸上的笑容就逐渐敛去了,他沉默了片刻,皱着眉头沉重说道:

“李林……他能活下来吗?”

他们当然也知道了那架飞机的事情。

行动是否开始,当然要取决于李林是否还活着。

如果李林死了,那么这一切就都成了无根浮萍,李林所掀起来的波澜,将会因为他的死而迅速消失殆尽。更何况,任谁都能看出来,现在李林的情况糟糕至极。

特雷弗眯了眯眼睛:“今晚的行动,就算是在某些地方取得成功,但最终还是注定了失败。如果李林死了,那我们就必须要以保存有生力量为最优先……”

约翰点了点头:“希望他能活下来吧。”

“现在我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或许我们也应该考虑,如果李林死了,要让谁来继承他的遗产。”

特雷弗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约翰,他苍老浑浊的眼睛里闪出了一抹狡黠。

“这一点……”

“我们还真是不谋而合。”

“约翰,我已经找到了合适的人选……”

“或者说,李林已经找到了合适的人选。”

目录
返回顶部